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129页

古代邻里间的互救互济(1)

  

  我们在古籍中经常读到“人心不古”的感叹,也见到城

  乡人情对比的资料,赞美乡人的纯朴,描绘互助互济的美

  景,接待亲人乃至路人的高谊,指斥市镇居民的狡狯奸诈。

  现代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状况也颇多感慨,不齿于某些大

  城市人的精明和锱铢必较,对孤独老人死去数月数年不为

  人知的凄惨三致叹息。怎样看待人们间互相关心形式、程度

  的变化,我们愿通过考察古代社会问题的某些事实,和读者

  共同认识它。

  南朝刘宋初年会稽永兴县有位姓丁的妇女,青年时死

  了丈夫,守着儿子吴翼之。她为人富有同情心,平素肯于帮

  助遇到困难的人,不管与自家有无特殊关系,只要对方有急

  难的事情,知道了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有个乡邻叫陈攘,

  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丁氏将陈收留在家中,抚养成年,给他

  娶了亲,这才让他另过,恢复门户。又一个里邻王礼的妻子

  徐氏,因逃荒到山阴县亡故,没有人收尸,丁氏知道了,亲身

  到山阴,买棺材把徐氏埋葬了。同乡左侨家里有几具亲尸,

  贫穷安葬不了,丁氏给他家找坟地,买棺椁,殡葬完毕。元徽

  末年(476)冬天,大雪封路,商人不能贩运,丁氏邻

  里饥饿,她拿出家里的盐米,按人口分给邻居。有一年天

  灾欠收,丁氏分衣食给饥寒交迫的乡邻。平时邻居来借钱

  物,她没有不答应的(《南史•孝义传》)。丁氏帮助乡里之

  人,不一定是左右邻居,范围较广。

  唐代陕州夏县人阳城,世族出身,但家境贫乏,有一

  年饥荒,他家以榆树皮度日,可是对待亲属、邻人却很乐

  于相帮。他的妹婿客死远方,阳城同弟弟出行千里,把妹

  夫尸体运回安葬,又把寡妹接回家中共同生活。妹妹有个

  白痴的儿子,阳城对他百般照顾,以至背着他进出家门。

  山东节度使仰慕阳城的义行和为人,特派人赠送他500匹

  缣,怕他不接受,告诉使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礼物带回

  来。派的人到阳城家,阳城果然不收,使者把缣放下走

  了,阳城没有办法退,就把礼物放在一边。邻居郑俶要埋

  葬老人,向人借贷没有成功,阳城知道了,把节度使的缣

  转送给他。郑发送了老人,对阳城感恩不尽,自愿投到门

  下为奴。阳城不接受,愿意教他学习,郑俶感激从学,但

  学不下去,阳城为给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离开家乡,

  和他共同学习。但郑俶还是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自怨自

  艾,上吊自杀。阳城看到自家好心办了坏事,非常后悔,

  责备自身,于是把他当作缌麻服亲那样发丧(《新唐书•阳城

  传》)。

  元代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在家讲孝道,兄弟和睦,在

  社会上善待邻里。同乡刘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

  一分给他们一点田地,让他们收地租维持生活,直到他们

  终老把田地收回去。有一年瘟疫流行,据说吃一种能使人

  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一户

  户亲自送去。有人告诉他瘟疫传染,不能到患者家去,他不

  顾被传染的危险,还是一家一家地跑。有亡故的,他就

  施赠棺材。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到了秋

  天,因蝗灾没有收成,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把借券

  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元史•孝友传》)。

  荒年放粮图

  王荐,元代福建福

  宁人,兄长王孟早

  逝,孀妇林氏改嫁刘仲

  山,刘穷苦,将田卖给

  王荐。刘仲山死,无钱

  不能安葬,又没有儿

  子,刘的同族因他穷,

  不肯给他立后。王荐为

  帮助林氏,把田还给刘

  姓,因而刘族给刘仲山

  找了后人,并把他埋葬

  了。福宁州有许多贫

  民,家中死了人不能下

  葬,州政府下令,不许民

  人不葬亲尸。百姓害怕受法令处分,把尸首烧了,抛弃

  骨骸于荒野,以省葬事。王荐认为暴露骨骸不好,也知

  道这是穷人葬不起,于是捐义地供穷人埋葬。有死了人

  备办不起棺材的,他就买了送去。至大四年(1311)

  大旱,乡民买不到粮食,王荐把家中的存粮拿出来救济

  众人。这时有施福等11家,因断顿要饿死,王荐听说了

  很难过,要赈济,可是家里已经没有什么粮食了,于是

  用田地换了100石谷子给施福等家送去,使得他们渡过

  难关(《元史•孝友传》)。

  明代浙江嘉善人袁参坡,近邻沈姓生病,前往探视,

  并送去药物,袁妻派家里人分头往四邻相告:有了疾病,

  大家互相帮助,这是邻里应尽的义务,现在沈某病倒了,

  家里又很穷,每家出五分银子帮帮他。众乡邻响应,凑了

  一两三钱五分的银子送去,袁参坡另外馈送一石米(袁衷等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