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29页
宋初的政治联姻(1)
北宋建隆二年(961)发生的“杯酒释兵权”、“欢宴罢节镇”的著名故事,人们都知道
这是宋太祖防止武人篡权的手段。其实与此同时他还采用皇室子女与功臣子女联姻的办法,以 制驭大臣,稳定赵宋政权。 宋太祖始建国,就将同母所生的寡居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殿前副都点检、滑州节度使高怀 德,以事笼络,不过这时还没有有计划的政治联姻方针。待到欢宴罢节镇之后,宋太祖看到功臣 之间互相姻好而不乐于与皇室通婚的现实之后,才认真实行这项政策。 宋太祖雪夜访赵普图(局部) 事情是这样的:开宝初年(968),赵普为宰相, 李崇矩任枢密使,李将其女儿嫁给赵普的儿子承宗,对这 宋太祖画像 种军政首领的联姻,宋太祖异常不满。李崇矩与宋太祖在 后周时私交深厚,每当宋太祖过生日,李崇矩便派儿子继 昌送去贺礼,宋太祖还教过继昌射箭。宋太祖登基后,于 建隆三年(962)授继昌西头供奉官,并要他尚公主, 李崇矩谦让不敢当,继昌“亦自言不愿”,不仅如此,崇 矩还急急忙忙地给儿子聘定妻室,使宋太祖大为失望(《宋 史•李崇矩、李继昌传》)。此后宋太祖、 宋太宗决心推行皇室与功臣联姻 的政策。 宋太祖有六个女儿,三个夭 亡,成长的三人的婚配是: 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 主),开宝三年(970)下嫁 忠正军节度使王审琦之子、内殿 供奉官都知王承衍(952~1003 )。承衍婚媾时19岁,昭庆 公主死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结婚时可能比承衍略小(《宋史 •公主传》、《宋史•王承衍传》)。 延庆公主(鲁国大长公主),开宝五年(972)出 嫁郓州节度使石守信之子、天平军衙内都指挥使保吉 (954~1010)。公主死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 保吉次年死,结婚时19岁。 永庆公主(陈国大长公主),开宝五年(972)嫁 右仆射魏仁浦子、供奉官咸信,咸平二年(999)死, 咸信约卒于天禧二年(1018),结婚时23岁。 宋太宗有七个女儿,长女早 逝,两个女儿出家为尼,太宗为 两个女儿主了婚,另两个小的则 是由她们的哥哥真宗作的主。她 们的婚姻情形是: 蔡国公主(徐国大长公 主),太平兴国九年(984) 出嫁雄武军节度使吴廷祚子元扆 (962~1011),元扆婚时23 岁。 宣慈长公主(扬国大长公 主),至道三年(997)下嫁 镇宁军节度使柴禹锡孙、太子中 舍柴宗亮子柴宗庆,明道二年(1033)死,几年后宗 庆故世。 宋太宗画像 贤懿长公主(雍国大长公主),咸平六年(1003)出嫁司空王溥孙、国子博士贻正子贻永,次年死。 隋国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大中祥符间下嫁前述 李继昌的儿子遵勖,皇祐三年(1051)死,得年64 岁。 宋太祖、太宗为他们的儿子所娶之妻,据《宋史•宗 室传》记载,燕懿王德昭妻韩国夫人为太子太傅王溥女, 昭成太子元喜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女(《宋史•李谦溥传》谓为 谦溥弟、如京副使谦升女),商恭靖王元份妻为崇仪使李汉斌女 (《宋史•元份传》)。 皇室、大臣子女间的通婚,给他们的婚后生活带来较 大变化,驸马的政治地位提高,政治生活改变了,这里不 说,单看他们的一般社会生活情形。 选为驸马的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变化了。《宋史•公主 传》讲:“旧制选尚者降其父为兄弟行。”这话不如说 “选尚者升入父行”。前述尚主的王贻永与其父贻正、柴 宗庆与乃父宗亮名字中有一字相同,就是遵皇家之命升了 一辈,王贻永原名克明,尚主后升行改名。柴宗庆尚主后 升为乃祖柴禹锡的儿子,和他父亲宗亮同辈了。李继昌不 愿娶宋太祖的女儿,他的儿子李遵勖却娶了宋太宗的女 儿。李遵勖原名勖,宋真宗给他加了“遵”字,同时“升 其行为崇矩子”(《宋史•李遵勖传》)。《宋史》讲到这几个驸马, 一处是某人之孙,一处又是同一个某人之子,子、孙不 一,就是对尚主升行叙述得不清楚。祖孙、父子、叔侄关 系是血缘关系确定的,因为尚主,孙子成了儿子,子侄成 了弟兄,这是对血缘关系的嘲弄。本来血缘的名分不可改 变,皇帝的命令就可以叫它变化,皇权真是再大不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