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29页
会稽公主与刘裕纳衣(1)
会稽公主,名刘兴弟,父南朝宋高祖刘裕,母刘裕嫡
妻武敬臧皇后。她是长女,刘裕建宋后封她为会稽公主。 魏晋劳动者装束 刘裕,丹徒人, 青年时家境清贫,打 芦草,捕鱼,以维持 生活,欠人家社钱还 不起,穿的是妻子臧 氏做的“纳布袄”。 他在东晋富贵之后以 及做了皇帝后,生活 上清简寡欲,官员给 他做脚蹬子,要用镀银的钉子,他不允许,说用铁钉就很 好了。他的女儿们出嫁,送钱不多,也没有锦绣金玉的妆 奁。他的整个生活是“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 丝竹之音”(《宋书•武帝纪》)。侍中袁赞扬他节俭,他却 说:“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非常满足他的物质生活 了。臧氏当了贵妇人之后,也是“器服粗素”(《宋书•后妃 传》)。刘裕地位变化,怕后人不知省俭和谨慎,特意把旧 的纳布衫袄交给会稽公主保存,同时说:“后世若有骄奢 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宋书•徐湛之传》)给长女教导弟 妹的权力,并以往日的贫苦作为家训的资料。会稽公主于 是将纳布衣珍藏起来。 会稽公主出嫁徐逵之。徐逵之是秘书监徐钦之的儿 子,东晋末年任彭城、沛二郡太守,晋安帝义熙十一年 (415),掌握东晋实权的太傅、扬州牧刘裕进攻晋宗室 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徐逵之率领精兵作为前部 先锋,但不幸阵亡。战争胜利后,刘裕命太傅府内直督护 丁濬主持徐逵之的丧事,会稽公主把丁濬叫到阁下,询问 丧葬安排,每问一事,就叹息叫一声“丁督护”,声音异 常悲哀,后人根据她的悲鸣,谱成曲子,她的侄子宋孝武 帝刘骏配了歌词,这首乐曲名叫《督护》,到唐朝还流行 (《唐书•音乐志》)。就此一事,充分反映会稽公主与徐逵之是 对恩爱夫妇,她对丈夫的永逝怀念不已。无可改变的事情 是她成了年轻的孀妇,儿子徐湛之还幼小,不过这倒使她 有精力照顾娘家的家务。 刘裕称帝三年就亡故,继立的少帝只一年被废,由文 帝刘义隆继位。在皇室中,会稽公主居于嫡长女地位,文 帝很尊敬她,宫中的大小事情都要征求她的意见,然后才 能实行。元嘉三年(426),文帝亲征荆州刺史谢晦,请 会稽公主入居宫中,总管宫内事务。公主在家务事里,或 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号啕大哭,文帝也畏惧她。 公主子徐湛之,因年幼丧父,特为外公刘裕所钟爱, 封为枝江县侯,文帝任用他为散骑常侍、骁骑将军、秘书 监,并受到舅舅、彭城王、司徒、大将军刘义康的喜爱。 刘义康总揽朝政,不顾文帝的权威,又同他原来的长史、 欲为宰相的领军将军刘湛等结党,党人中有的人以给刘义 康谋取帝位为政治目标。元嘉十七年(440),文帝先发 制人,杀死刘湛等人,贬刘义康为江州刺史。徐湛之与刘 湛关系密切,在刘义康被拘留时又去看望他,因此在审理 这个集团时,牵连到他。宋文帝发怒,将要处他以极刑, 湛之害怕,毫无办法,只好告诉母亲。会稽公主爱子心 切,听了这话,立即翻腾出她父亲的纳布衣,带到宫中, 见到文帝,也不行臣子之礼,放声痛哭,随手把纳布衣扔 在地上,指着它对文帝说:“汝家本贫贱,此是我母为汝 父作此纳衣。今日有一顿饱饭,便欲残害我儿子!”这里 说“汝家”如何,“我”如何,是把自己与娘家分开,好 像是站在客观立场看问题。她以父亲旧日贫贱时的遗物, 教训做了皇帝的弟弟,让他富贵了不要忘掉贫贱,不要不 认亲戚,反对杀害徐湛之。文帝处理兄弟刘义康,本是骨 肉相残,姐姐提出父亲的事,于是也悲哀起来,决定不再 处分外甥了,并任用湛之为太子詹事(《宋书》)。会稽公主干 预这件事情还没有终止。刘义康被遣出京城,去了江州, 过一段时间,文帝到会稽公主家,在宴会非常高兴的时 候,公主离席,不停地行以脑门碰地礼,悲伤得不能自 制。文帝不知她要干什么,只得亲自来扶她,她于是叫着 刘义康的小名“车子”说:“车子岁暮,必不为陛下所 容,今特请其生命。”说了又痛哭,文帝也感动得流泪, 告诉她不必有这个忧虑,又指着埋葬刘裕的蒋山发誓,绝 不加害刘义康,如若违背诺言,就是对不起亡故的父皇。 说着就把刚才喝的酒派人赐给义康,还在给他的书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