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129页

汉人采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3)

  

  号哭,跨马环走,临其身,嫠面,良久,太子倏起,曰:‘一朝

  有天下,当率数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突

  厥可汗)思摩。’”(卷二十八《太宗易太子》)

  辽朝兴起,北宋在与它的斗争中总处于劣势,上层人士

  里不乏患有“恐辽病”者,也有人对契丹人的衣食用具很

  感兴趣,加以效法。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诏令:“禁

  士庶效契丹服及

  乘骑鞍辔、妇人

  衣铜绿兔褐之

  类。”(《宋史•舆

  服志》)“契丹故

  俗,便于鞍马”

  (《辽史•仪卫志》),

  马上服装和坐骑

  用具有独到之

  处,故而宋朝官

  民中都有人仿效

  制造,日常使用。宋仁宗的禁止诏令表明,汉人采用契丹人

  器具的已不是个别现象,这才引起仁宗的关注。

  元人服饰发式

  元朝统一中国,强迫汉人遵从蒙古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待到朱元璋推翻元朝,迭发诏令,恢复汉人生活方式,由此

  我们获知元代汉人蒙古化的严重情况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第二月(洪武元年二月)下令,“复

  衣冠,如唐制”。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初,元世祖起

  自溯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异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

  髻,深襜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

  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至易其姓氏为胡

  名,习胡语。俗化既久,恬不为怪,上久厌之,至是悉命复衣

  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

  靴;士庶则服四带巾,杂色盘领衣,不得用黄玄;乐工冠青云

  纹字项,巾系红绿帛带;士庶妻首饰许用银镀金,耳环用银

  珠,钏镯用银,服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绸绢;其乐妓则戴明

  角冠,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同;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辫发椎

  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

  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由此我们看到民族生活习

  俗的改变主要表现在:(1)发式上,是束发,还是被发,辫发,

  椎髻;(2)与发式相联系,在冠帽上,是汉冠巾,还是胡帽;

  (3)衣服方面,是博大衣裳,还是短衣狭袖,是右衽,还是左

  衽;(4)语言方面,是汉语,还是少数民族语;(5)姓名,是汉

  姓,还是少数民族姓名;(6)丧葬方面,这个诏书没有提到,

  往下看我们就知道了。

  同年十二月辛未,监察御史高原侃上言:“京师人民循习

  元氏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惟较酒肴厚

  薄,无哀戚之情,流俗之坏至此,甚非所以为治。”朱元璋因

  而令礼官制定官民丧礼(《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七)。江南丧葬尚且如

  此遵从蒙古人的礼俗,在北方流行得应更加厉害了。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壬寅,朱元璋鉴于“军民行礼,

  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乃令中书省和礼

  部定官民揖拜礼。主管官员遵令定出相应制度,于是“一

  切胡礼悉禁勿用”(《明太祖实录》卷七十)。这种人生的通常礼节

  的不同,也是不同民族生活习惯的一个内容。

  汉族统治者对汉人的接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大体有

  两种态度。

  一种是唐朝式的,比较开明,干预较少。唐初统治者

  富有政治气魄,武功强盛,敢于大量启用少数民族成员,

  对被它打败的突厥人给予信任,贞观间突厥人被封为将军

  及在中央的五品以上官员一百多人,同汉人朝臣几乎相等

  (《通典•边防》)。唐太宗用突厥贵族阿史那忠为右骁卫大将

  军,宿卫宫禁,人们把他们的相得比作汉武帝与金日的

  关系(《新唐书•阿史那忠传》)。太宗任用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

  社尔检校北门左屯营,即典兵于宫苑内,太宗死,他要求

  殉葬,可见君臣关系之深(《新唐书•阿史那社尔传》)。太宗又用

  契苾何力为左领军将军,命他宿卫北门,检校屯营事,太

  宗死他也请求身殉(《新唐书》)。他们死后都陪葬太宗昭陵。

  笔者曾于1977年秋天去昭陵参观,获知阿史那忠墓已发

  掘,欣赏了他墓中出土的壁画。昭陵前有十四君长石像,

  象征着各个少数民族拥戴这位“天可汗”。唐太宗受到尊

  崇是理所当然的,敢于任用敌对的“异类”为自己的侍

  卫,可以想见他有多大的政治胆量了。有此胆识,对于少

  数民族文明、生活方式何惧之有!所以唐初这样的君主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