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69页
颠倒阴阳:《西游记》中的女儿国(1)

  

  女儿国是吴承恩《西游记》的精彩故事之一。它没有炽热的鏖战,神奇的斗法,更多的倒是“紫燕呢喃,黄鹂睨院”的浓浓春意,是一曲旖旎风流的轻喜剧。唐僧师徒进入女儿国时正是早春天气,“几处园林花放蕊,阳回大地柳芽新”,浓浓春意引发澹澹春情,可见景色的描写并非虚笔。需要指出的是,《西游记》中的女儿国较之以前的女儿国(女人国)表面上并没有不同,但其内涵深浅却大有分别。为此,我们有必要将女儿国的历史简要地回顾一番。

  女儿国的名目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西经》。其云:“女子国,在巫成北,两女子居,水周之。”郭璞注:“有黄池,妇人人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后汉书》卷一百一十五《东夷传•东沃沮》也记沃沮的耆老之言:“海中有女国,无男人。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汉书》的“窥井而生说”甚可注意,其后的“感水而生说”及“饮水而妊说”应该都由此演化而来,它将困扰女儿国的生育问题解决了,而这一解决,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吴承恩借鉴并发展了前人关于女儿国的传说。他把以前的“感水”与“窥井”都包容进去并且更加具体化。饮子母河水,即“感水”(比“照井”更直接);饮子母河水后感到有胎,三日后便到迎阳驿去照,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儿。这样的情节处理,为后来唐僧与八戒误饮子母河水埋下了伏笔。

  唐僧师徒取经路过女儿国,题材倒不是吴承恩的独创,以前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宋代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末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元代无名氏的《西游记平话》皆有女儿国的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经过女人国处第十》,故事很简单,不过六七百字,但已包容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女儿国女王招赘(第五十五回)与四圣显化(第二十三回)两个内容。大致情节如下:女王留法师七人“就此住持”,并特别要求“和尚师兄”“为我做个国主,也甚好一段风流事”,都没有成功。送行之际,女王与女众赠唐僧师徒离别诗一首,诗云:“此中别是一家仙,送汝前程往竺天。要识女王姓名字,便是文殊与普贤。”原来是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幻化为女王与女众,试法师的禅心哩!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五本第十七出《女王逼配》已脱掉了禅心的内容,写了个《西游记》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式的女王。女王凶相毕露地抱扯住唐三藏硬逼成亲,说什么“如今佳人个个要寻和尚”。唐僧如不从就要锁他到冷房子里,“不从咱除是飞在天上,箭射下来也待成双”。韦陀天尊解救了唐三藏,女王在韦陀的金刚杵面前犹然对唐僧发狠:“你如今去,我这里收拾下画堂,埋伏下兵将,等回来拿住再商量。”至于《西游记平话》,因已失传,我们暂不将其纳入比较范畴。这里,主要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及《西游记》杂剧和炅承恩的《西游记》进行一番比较。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女人国,其主要目的是试禅心,考验唐僧师徒取经的诚意。女王及女众皆菩萨所化,暗示女人国其实子虚乌有,读者大可不必当真。而吴承恩笔下的女儿国,不仅有“满地落红如布锦,遍山发翠似堆茵”的秀丽风光,而且还有“长裙短袄,粉面油头”的人众。你看“那市井上房犀齐整,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俨然一个花团锦簇、国泰民安的世外桃源!虽是“妇女之邦”,却不亚中华之盛。作者在此极力渲染女儿国的繁盛,一方面可让读者领略一下这奇异的域外风情,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唐僧师徒的诱惑,而执意西行者,惟唐僧: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女人国系幻化所致,比起吴承恩《西游记》中确有其人其事,其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前者令人意味索然,而后者则使人意兴盎然,浮想联翩。

  吴承恩《西游记》中塑造了一个温柔美丽、渴望爱情的女王形象。作者对其极尽赞美之能事:“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牵习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丝毫不逊色于昭君西施、月里嫦娥这些人间天上的美人。女王之所以迫切地要与唐僧成亲,其理由也很充分,其一是“夜来梦贝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这是喜,也是天意。其二正如女王所说:“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銎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魔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女王的这片痴心,一般男人恐怕都很难拒绝。

  而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的女王,虽然也年轻貌美,但其凶神恶煞与淫荡的一面凸现得较为充分。她掳掠唐僧,硬逼耆唐僧成亲,此时两人的关系更多是胜者与败者的对立关系。而其穷凶极恶、凶相毕露的嘴脸必然不会获得唐僧的好感。这样,就弱化了唐僧取经的诚意。再看吴承恩笔下的女王,她美丽多情,对唐僧礼尊有加,终于使得心如古井的唐僧荡起一丝轻微的涟漪。当太师到迎阳驿提亲时,唐僧低头不语,越加痴痖。悟空向他授锦囊妙计后,他如醉方醒,似梦初觉。而当女王要求他同上銮舆时,他又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须知,唐僧也是凡人,面对此情此景,内心稍稍有些波动也属人之常情。可贵的是,唐僧终于以坚定的心性战胜了这些诱惑,义凭反顾地踏上了西游之路。

  《西游记》杂剧中有些低级下流的描写。杨景贤不是带者高洁的情操写女王欲留唐僧为王,合乎孤身妇女常情,而更看重的是她潘金莲式淫荡的一面。相形之下,吴承恩在这几回涉及男女情事的故事中,没有写女王的不堪,而更多的是把笔锋指向对猪八戒好色之心的揶揄、谐谑,其境界高下立现。

  《西游记》中别具匠心之处是设计了一个颠倒阴阳的情节,即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的水而怀孕。大男人怀孕看似稀奇,其实隐含着作者的独特用意。唐僧、八戒同时饮了子母河的水而怀胎肚疼。作者要顾忌到唐僧的身份,因而出丑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八戒的头上。当听说自己要生孩子后,八戒越发慌了,眼中噙泪,扯着行者道:“哥哥!你问这婆婆,看那里有手轻的稳婆,预先寻下几个,这半会一阵阵的动荡得紧,想是摧阵疼。快了!快了!”悟空、沙僧得了落胎泉水,回到本处,只见猪八戒腆着肚子,倚在门枋上哼哩。喝了泉水后,八戒忍不住大小便齐流。须臾间,各行了几遍,才止住了疼痛,渐渐消了肿胀,化了那血团肉块。消完胎后,吃了十数碗白粉,还只要添。在此,猪八戒表演了(或者说被装扮了)妇女产前、产后的全部痛苦相、解脱愉悦相。作者颠倒阴阳,让男人去切身体验女人怀胎生育的苦楚与艰难,实际上从某方面强调了女性作为社会群体中“半边天”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说作者具有女权主义倾向,但至少说明,吴承恩对当时奉为圭臬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是持有某种怀疑的。在半开玩笑的情节处理中,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