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69页
作为妖猴的孙悟空(下)(2)
陕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叫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第四回) 悟空认为,天宫应该任人唯才或任人唯贤,有本事的居下,无本事的居上,这样用人不成体统。他反下花果山可说是对玉皇的兵谏。而玉皇的对策是以武力镇压。武力镇压未能奏效,又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再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这事实上是个骗局,“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就是说只是一个空衔,并无实际待遇。心地单纯的悟空起初但知“齐天大圣,官品极矣”,而不知背后的文章,很是兴奋了一阵;王母娘娘设蟠桃会,只请有俸禄的仙人,因悟空无禄,不曾请他,悟空才知道自己再次被骗,恼怒之下,“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与本山众猴享乐”。(第六回) 不难看出,悟空反下花果山乃是因为被人欺骗,愤气难忍;而玉皇大帝几次三番招安悟空,却是处心积虑地玩弄权术。把玉皇大帝塑造成玩弄权术的老手,无疑表达了作者对高居显位者的嘲讽,只是其嘲讽用诙谐的笔调表达出来,让人觉得滑稽、有趣,不那么毒辣而已。而对“妖仙”悟空,《西游记》倾注了热烈的同情与赞扬,其中所寓含的愤世嫉俗之意,读者是不难感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