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25页
前言(2)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获得的各科的知识体系,深刻地揭示了各种物质客体的属性和组成的统一性;表明了性质不同的现象领域结构的相似性、起源和发展的同一性;发现了各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出现了日益增多的边缘科学、综合科学以及崭新的横断科学,诸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等。微观、宏观、宇观世界开始形成了统一的科学图景。门类繁多的各种学科相互渗透,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整体化,一门学科所取得的成果,可迅速地转移到其他学科之中,促进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每门科学都在与整个科学体系的密切联系中向前发展。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仅使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征途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为天体物理、高能物理、放射化学等一批新型基础科学,以及航天技术、核能应用技术等一批高技术的诞生开辟了新的道路。普朗克、玻尔、薛定锷等科学家所创立的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它不仅成为结构化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为微电子、光电子、激光技术、新材料、核技术及其产业的问世打开了大门。生物学、物理学互相结合,深刻地揭示了生物大干世界的遗传奥秘,诞生了分子生物学,迎来了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由此产生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解决粮食、健康、环境等问题的困扰提供了钥匙,展现了曙光。
进入21世纪,科学和社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科学的任务不仅要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人类物质文明程度更加迅速的提高,而且要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合乎自然的科学规律,人类精神文明也将得到迅速的提高。公众将更加关注科学,科学也应该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富有“责任感”。关于科学的伦理争论,也将更加激烈。 肩负着一个世纪的辉煌,面对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为促进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正结合自己的特点,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子孙,闯出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路子。兴起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编撰本书献给读者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