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主题教育决不能让战士“一看就烦”

作者:陈典宏来源:解放军报 2009-02-03

尽管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但对广西军区某边防团新兵营的战士们来说,至今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这是新战友们难忘的一个春节,10位国拥军老妈妈,用天下母亲共有的爱心打动了官兵的心。她们中间有含辛茹苦、独自承受亲人亡故之痛的普通农妇,也有用无私的母爱感化和培养子女的继母……新战士们被她们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不少人泪水涟涟,心灵深受震动。

“并非每个故事都能打动人心,并非每次聆听都能叩动心扉。利用好教育资源搞好主题教育,这是每个部队都会采用的习惯做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教育形式,让战士能够打心眼里接受。”宣传股长蔡井乐告诉记者,团里将10名爱国拥军老妈妈接到部队,请她们作报告、话深情、提希望,就是想通过这种春风化雨、心灵交融的教育形式,让官兵喜欢和自觉接受。

对此,该团政委谈汪洋说,好酒还得勤吆喝,有什么样的教育形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主题教育年年搞,只有不断创新形式,高效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和往年不同的是,许多基层指导员都说今年的主题教育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该团今年的主题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花了不少心思,他们围绕当代官兵特点和部队自身实际,力求把教育资源用得恰到好处,防止官兵产生逆反心理

记者随手打开电脑,40个新整理的战斗英模故事和60个经典战例配以图像已然跃入眼帘,使教育资源触手可得,官兵人人可以自由调阅。

置身营区,他们的军营特色、地域特色、连队特色一目了然:灯箱上印的是标兵的座右铭,连队“才智园”挂满了官兵们亲手创作的励志书画和手工艺品,团队的道路名称用本团团史上的先进典型命名。这种教育,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战士黄涛感慨地说:“这种环境熏陶,比上10堂课效果都好,使人仿佛穿越时空、几代军人顷刻似可对话!”

该团政治处孙明勇说:“打扑克牌,一张牌出错,就可能直接影响胜负。利用资源搞教育也是如此,决不能让战士一看就烦,一听就厌,把教育资源用糟了、浪费了。”

猎猎军旗下,一门锈迹斑驳的古炮巍然耸立在中越边境的金鸡山上。第一次目睹这象征着屈辱的古炮,第一次聆听到这样令人揪心的故事,官兵们无不群情激昂,心灵受到震动。随即,一场现场即兴演讲拉开序幕,“这样的历史再也不会重演”的铮铮誓言响彻云霄。

采访手记

力戒教育资源浪费

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受教育者在外部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与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求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一些单位在利用教育资源上,还存在脱离社会生活现实和官兵思想实际,存在不实事求是、搞形式主义的做法,使一部分人对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浪费了本该发挥效能的教育资源。

低效的教育是对教育资源的挥霍;高效的教育是针对性很强的教育。靠一次“瞄准”就想打中所有“靶子”是不可能的;用静态的“瞄准”想要打下动态的“靶子”也是行不通的。青年官兵思想的多样化、多变性决定了思想教育必须多层面、多角度、多回合、多批次地寻找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教育资源时,必须增强灵活性和科学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用战士喜欢的方式去搞,在寻找“共性”针对性的同时,努力寻找“个性”针对性;在抓住静态针对性的同时,努力抓住动态针对性。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青春励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