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已经过了几天,突然想起对读者说一声“新年快乐”。
这晚到的新年贺词事出有因。我一向是不喜欢过节的人。对新年、生日、周年纪念之类更是不在意。因为我从来不相信几个魔幻般的数字能改变什么。我相信的是,我们的生命被每时每刻的行为所界定。
元旦那天我到野外跑步。第二天去健身房,感觉人格外多。接下来几天,人还是多。作为健身房的多年常客,我马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在美国各地几乎没有例外:一到新年,大家纷纷进行所谓“新年立誓”,许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要如何如何。其中最流行的,莫过于锻炼、减肥。所以,各健身房此刻宾客盈门,迎来巨大的商机,有时人多得让我们这些老顾客深感不便。但是不用着急,不出一个月,人就会少下去。到了第二个月,基本上一切如常。“新年立誓”,一般只能持续那么几天。我曾开玩笑说,要给美国国会写信,呼吁通过立法,把一年砍成两半。这样,大家六个月就有一次“新年立誓”,如果誓言持续一个月,就多一个月锻炼,健康大为改进,会大大削减美国的医疗费用。
开这种玩笑,说明我从来不相信所谓“新年立誓”。不过,既然那么多人喜欢“新年立誓”,我也不妨借这个机会说几句话。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的品性,乃习惯之总和。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些缺乏自律、活得过于懈怠的人,在新年等关口最容易产生危机感,也最喜欢搞“新年立誓”这种“转危为安”的动作。所以,与其“立誓”,不如反省,看看应该怎么改变自己。
最近,我们夫妇俩人都受国内风气的影响,开始用微信,加入了各种同龄人的圈子,比如中学同学圈,大学同学圈等等。本来觉得,微信圈子是个封闭的小世界,每个圈子形成一个亚文化,大家讨论的问题不同,风格各异。但是,进了若干圈子后发现,各圈子里流布的信息、鸡汤等等,还是非常雷同。其中一条大致如此:四十岁以上的人注意,如果半夜心脏病发作,要立即吞服枕边事先备好的某药丸若干粒……这是心脏病发作的自救经。据说这条属于假信息,已经有人辟谣,但是传得还是很凶,应和的也非常多,好像人人都有心脏病似的。后来明白,我们进的多是50岁上下同龄人的圈子,大家同病相怜。我这个53岁的老汉,则一天到晚琢磨着如何提高长跑成绩,特别是60岁时马拉松能否破3个小时。来到这个等着心脏病发作的圈子,每每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可是,我更不会奢望能找到个20岁左右的圈子大谈跑步。20岁的时候,没有人在乎这些。
然而,20岁时大家虽然都一样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但到50岁时,则确实有人在那里担心半夜心脏病发作,有人则策划自己的马拉松训练计划。这并非人的先天体格不同,而是30年生活习惯积累之结果。我高中时身体虚弱到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锻炼纯属自救,20岁时正是挣扎着的时刻。但是,30多年,我坚持下来了,如今甚至觉得精力比20岁时还好。
这些年,我一直在现身说法,鼓励各个年龄层的人对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来,也经常晒晒自己跑步、健身的照片、视频。不小心,给自己创造了个“神话”。有网友写信给我,表示佩服我的意志,但又称自己无法效仿,因为天性就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其实,我也并非30年如一日每周跑100公里。对自己负责,并非一定要当个清教徒,也无需拿出什么超人的意志、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东西。这30多年,我的锻炼习惯,主要就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对,我甚至经常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想想看,如果真遵守“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健身节奏,一周7天,你大致会有将近3天左右的时间运动吧?如果能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坚持30年,我相信大部分人过了60岁也不用担心半夜心脏病发作。
怕的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怕的是你两年晒网。自律的生活并非自虐的生活。自律,有时仅仅意味着你隔三差五地对自己负责一下。人,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生活。这说到底就是习惯。不管是什么习惯,一旦建立,就是自己的,就成为你品性的组成部分。人都是有惰性的。你能找到无数的理由选择放弃,但你必须问问自己:既然无法多年如一日地干任何事情,那么为什么可以多年如一日地选择放弃?即每天都“坚持不懈”地放弃?
(作者:薛涌 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