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需要成长,成长需要经历-《致青春》观后感

作者:佚名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3-08-30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或正在经历着青春,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把握的时光。青春应该怎样度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青春是用来潇洒、享乐、玩酷的”,也有人会说:“青春是用来学习、创业、闯世界的”。在看完电影《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之后,我认为:青春是用来成长的,成长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只有成长的青春才是最值得回忆的。

成长的青春,在于经历。青春需要成长,成长需要经历,只有在经历过一些人和事之后,你才能慢慢学会长大。

曾经经历的那些人中:有的人就是过客,来了又走了,没留下任何痕迹;有的人无论你怎么对他(或她,下同)好,也得不到他的心,换来的是对你无尽的伤害;有的人无论你做的多好,他总是能挑出你的毛病、指出你的不足;有的人在你面前的时候,总是关心帮助你,可背地里却总是用心算计你;而有的人注定是你一生的朋友,虽然彼此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能默默地帮助你,并不图任何回报。

曾经经历的那些事中:有付出了努力并收获成功的喜事,也有付出了辛苦却没有任何结果的“倒霉”事;有些事你不光输在起跑线上,更可悲的是你连参加比赛的资格都没有;有些事没得到之前,你会把它想象的很好,以为实现了它,就会解决所有的烦恼,就会使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你舍去了休息、丢掉了感情、忽略了亲情、忘记了健康,当你终于得到它后,你却发现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该有的问题、烦恼还是存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了欣赏路边风景的心情、失去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失去了情与健康,换来的也许是外表的虚荣和一个人的孤寂。

当你经历过这些人和事之后,在痛过、哭过之后,才会懂得: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做事一定会有他的理由,一定与他的性格、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内在心理等因素有关,我们很多时候认为他人伤害了自己,那一定是你在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或要求别人、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他人的思考,忘记了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立性。其实,无论他人怎样对你,他本意并不想伤害你,也许这是他的一种生存方式或保护自己的方法。同时,你也明白了: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坏,很多时候之所以感到不如意,只是把太多自己主观的愿望强加于结果上,用想象去代替事实,没有遵从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自然本该发生的结果。

当你经历过这些人和事之后再回头看的时候,你会发现,真正让自己成长起来的,就是那些当时所谓的“倒霉事”、“狠心人”。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每天只是“宅”在家里,不出去与人打交道、不去接触社会,不去经历风雨,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讲大道理、空对空,那只能带来思想上短暂的愉悦,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总是那么娇贵、弱小,永远长不大。正是因为你经历的人和事情多了,吃的亏多了,遭受的挫折、打击多了,你就会有反思,就会得出感悟,经过生活的沉淀,你的思想就会深刻,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更高一层,你的胸怀就会更加宽广,遇事时会更加从容、淡定,遇人时会更加宽容、大度,才会看懂各种戴着面具生存的人、认识这多彩的世界,更能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成长的青春,在于不怕失败。青春的拥有不在于人为划分的生理年龄,而在于拥有一颗不怕失败的心。在人的一生中,成功与失败会各占一半,谁都不可能总是处于顺境永远获得成功或总是处于逆境遇到失败,两者经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交替出现。所以,成功的时候就去分享喜悦,这并不代表你比其他人聪明或天赋好,只是你比其他人多付出了许多,吃了其他人不能吃的苦;失败的时候就去承受痛苦,这并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倒霉或命不好,只是老天爷对你偏爱有加,为了加速你的成长,给你指出一条成功的“捷径”,只是它把这条“捷径”贴上了失败的标签送给你,你只有品尝过痛苦之后,才能看到机会与希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时代多经历一点摔打、失败、挫折,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失败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所以,成长的青春,不会因失败而过早的给自己下定论,不会用年龄已大“折腾”不起来安慰自己,不会因一次失败而全面否定自己。失败了、输掉了、丢面了,都没关系,咱输得起,放得下,把每一次失败看作是自己的一个成长点,在失败中学会坚强,从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接着再来,誓把所有的失败都当成是成功的垫脚石。

成长的青春,在于内心的强大。成长的青春不是外表简单的变化,(如《致青春》中的郑微最后剪成了短发);也不是找个有钱人结婚、生子或房子、车子等外在物质的拥有;更不是靠牺牲感情、亲情或身体健康换来所谓的“事业有成”、“功成名就”(如《致青春》中的陈孝正),而是在于内心的真正强大。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是通过外表的冷峻、身体的彪悍或言语、行为所谓的“强势”表现出来的,而在于精神层面的独立和坚强。

即使他外表是那么弱小,说话是那么胆怯,但是面对外界、他人的评价、议论时,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不会因此而使自己的情绪受影响,对于自己认准的事会坚定的做下去,不会因此而反复改变;面对心中的梦想,不再用他人的成功事例来激励自己,而是依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树立的信念和形成的思想,作为不懈奋斗、持久的精神动力;面对天大的事,当其他人都手忙脚乱、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会淡定地说:“不用怕,有我呢”,然后用坚实的臂膀扛起所有的问题,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大家的主心骨;面对落后、差距,学会了等待,懂得在做好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实现量的积累,并能忍受住过程中的孤独与寂寞;面对自己的缺点,能够听得进别人提出的善意批评,敢于接纳并有勇气去改变;面对挫折、打击,虽然也曾在没人的时候泪流满面、倍感无助,但是哭过后,不再是惧怕、抱怨,而是擦干眼泪后又继续前行。其实,内心强大的人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天磨炼出来的(很多时候都是被“逼”出来的),都是在经历了各种人和事、在遇到一次次失败之后,从脆弱中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只有当一个人内心真正的强大了,才会为外在行为的改变打下基础。

成长的青春,在于自我改变。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你我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之所以有人能够成功,这不是偶然中的传说,也不是轻描淡写的洒脱,更不是命中注定的结果,而在于每一天点滴的自我改变。我认为:自我改变就是在全面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勇于正视、接纳自身的缺点,敢于打破引发缺点的根源――旧有的、不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起全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持续、有意识的坚持中,形成较为稳定、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努力使缺点变成优点,至少变成特点。

自我改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的天性都是趋利避害、喜欢安逸的,想改变自己多年养成的行为习惯,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当你决定用新行为、新习惯代替旧行为、旧习惯时,它们之间“斗争”所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所以,你要成长,就必须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心做支撑,咬着牙忍受这般痛苦,从做好身边的小事着手,规范每一个行为、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在点滴积累中实现自我改变,让今天的你不同于昨天的自己,并与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青春既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更是将来时。在这个努力就能出彩的时代里,我们的青春不应该是父母人生的续篇,不应该是他人生活的翻版,更不应该是为迎合社会对成功期待而成的僵硬模板。所以,无论你曾经走的路是对还是错,做过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生活过的是精彩还是平凡,都没有关系,不要对已逝去的时光后悔,振作起来,珍惜当下、从眼前做起,用经历过后的坦然、真正强大的内心、失败之后的坚强、不断的自我改变,来充实青春、不断成长与进步,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使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都可以拥有别样的青春。正如孔子所说:“成长的青春,无论什么时候回忆,它一定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记忆”。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青春励志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