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铸就人生本性
贫寒家境中磨砺坚强性格
刘星出生于1990年1月25日,重庆市北碚区人,有着重庆人热情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自1999年成为下岗工人,后在外打工;母亲是普通工人,所在工厂效益不佳,经常停工;家庭每月收入仅够日常生活,学费课本费还需资助。
2016年寒假,刘星父亲不慎从楼梯上摔下,造成右大腿股骨头坏死,急需进行手术,但这笔近一万五千元的手术费对于一个贫寒家庭来说无异于难上加难。考虑到这个家庭以前的旧债还没有偿还,并且每月家庭收入也有限,很多亲戚朋友都不愿意再借钱给他们,但刘星却不放弃,仍然四处恳求亲戚朋友帮忙,最终以自己的名义借钱为父亲筹得治疗费,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借条。他日日夜夜在医院照顾父亲,喂饭喂水、擦身抹汗、清理大小便、说话聊天……为了节约护理陪伴床的费用,他每晚都在三张椅子拼成的简易床上睡觉;为了节约饭钱,他就每天回家自己做饭端来医院吃。主治医生、其他病人及家属对刘星的所作所为无不为之动容,称赞他为“现在不多见的如此坚强孝义的小孩儿”。
也许是老天的不公平,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2016年12月27日,就在高中会考的前一天,刘星的父亲突然因病逝世,这个噩耗对于这个债台高筑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本,已贫寒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但这个噩耗却没有击败身处高考关键时刻的刘星,他一边安慰万念俱灰的母亲,一边料理父亲的后事,他说:“我不能掉眼泪,从今以后我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母亲更需要我的照顾。”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重返校园,更加发奋图强,勤奋努力,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担任班长一职),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大学期间,他申请了助学贷款,并受到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和百胜集团共同设立的“曙光基金”的资助,成为“曙光学子”,平时还经常勤工俭学,自己承担生活费,不向母亲要一分钱。从小的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造就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其拥有比同龄人更成熟冷静的性格。
学习道路上树立自强榜样
虽然勤工俭学和担任学生干部占用了刘星大部分的时间,但他时刻牢记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他勤奋刻苦,踏实努力,现已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师从张凤荣教授,然而他在学习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6年3月,刘星在锻炼身体时不慎将右臂肌肉拉伤撕裂,随后右上臂感染肿胀,并连续几日发烧近40度,转变为右上臂慢性骨髓炎,住院观察,随时有截肢的危险。即使这样,他在病房中仍然想着学习,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自学课本,但一个多月的输液治疗,还是让刘星耽搁了不少课程,期末成绩也不太理想。身体恢复以后,刘星加倍努力,用勤奋弥补时间,绩点一步一步提高,在大三下学期取得过满绩点(GPA为4.0)。三年多的大学学习道路上,刘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益海嘉里奖学金、学习优秀三等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等诸多奖励,很多学弟学妹知道这段故事后,都称赞“他是我们学习上的自强榜样”。刘星认为“学习是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对象应该是自己未知的所有东西,而不是课本上或者考试的内容;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搞清楚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是很有满足感的,大学生应该畅游在学习的海洋中,找寻自己的那一份快乐”,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
支部生活中培养品德情操
刘星于2016年5月19日在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于2016年6月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按时转正,随后一直担任党支部书记,两次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大学生党员”称号。他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为了体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的先进性,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刘星带领党支部开展以“党支部在行动”为平台的支部活动,组织 “第二课堂”支教活动、“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诚信社会”主题宣传活动、政治时事专题学习会等各类活动,带领党支部两次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党日活动”称号和中国农业大学“先进大学生党支部”称号。2016年7月,刘星带领支部成员与马连洼西北旺社区党支部进行红色“1+1”共建活动,学习社区老党员精神,帮助社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室,完成人大代表选举选民登记工作。共建活动红红火火,深受社区群众欢迎,在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中荣获鼓励奖。2016年7月,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中国农业大学评选出100名“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刘星成为三名获此殊荣的本科生之一,他说“这是对我极大的鼓励,我会以此鞭策自己,继续为同学服务,为人民服务”。党支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他对党的理论及重要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更进一步认清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学生党员干部的重要责任,努力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政治立场坚定、品德情操高尚、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大学生党员。
工作实践中体现奉献精神
“感恩是一种品质,奉献是一种精神,别人的资助,让我能够完成学业,我无以为报。担任学生干部,让我能够奉献同学,进行社会实践,让我能够感恩社会”,刘星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践行了“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诺言。
刘星在大学期间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学生活动,先后担任环境082班班长、分团委宣传部部长、分团委副书记等职务,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担任环境082班班长期间,刘星带领环境082班获得“优良学风班”称号。担任分团委宣传部部长期间,他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与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拓创新,为学院获得多项荣誉。担任分团委副书记期间,他带领分团委委员、各团支部书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团学工作。“社会工作优秀一等奖学金”和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团干部”是同学们对刘星工作的认可,“他对于我们的帮助更多的在于启迪而不是告知,使我们受益匪浅”,是现任分团委副书记对刘星的评价。
刘星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在赚取生活费的同时,认识社会,奉献社会。2016年3月-10月,刘星在肯德基餐厅工作了近500个小时,擦桌子、端盘子、扫地拖地、打扫卫生间……他学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增强了知恩图报的信念。餐厅里的经理、伙伴都赞扬他“具有朝气,勤奋踏实”。2016年9月,参加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激励行动”,获得鼓励奖;2016年7月,他赴吉林梨树访问种植户和养殖户,考察“双高”创建试验基地,调查农大师生的思想生活状况,宣传环保知识;2016年8月,他赴海南文昌进行肥料与施肥技术专题调研,为农民讲解科技知识,传授种植技术。2016年3月,在北京市气象台担任志愿者;2016年2月-7月,每个周末为学校后勤职工子女担任义务家教;2016年9月,在北京市动物园担任志愿者;2016年9月,担任首届环境监测专业人员大比武的志愿者;2016年9月-12月,在北京圆明幼儿园支教。
依靠自己,坚持努力,就是自强不息。刘星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源于他那颗自强不息的心,而自强不息也铸就了他的人生本性。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