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乙
“人艺”导演,先锋戏剧的领军人物。
中央戏剧学院1982级
一看是通知书,我的脑袋就开始充血
外滩主笔 俞悦/北京报道
“我第一次高考,落榜了。”光头导演李六乙语调平和。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当时李六乙有着明确的理想,就是考哈尔滨军工大学,当物理学家。然而事与愿违,他的最初的梦想因几分之差而破灭。
第二年他在家待业一年,到了1980年,他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于是1980-1982年,他在家自学了3年。
整整3年,李六乙每天骑自行车到四川省图书馆——早上9点准时进去,晚上9点出来,1000多天,不敢间断。
泡在图书馆里的那3年,李六乙看了大量戏剧理论方面的书。80年代初,全国展开了“美学大讨论”,他的阅读开始涉及美学、哲学、历史等领域,他的大部分知识储备,都来自那个阶段。李六乙书读得越多,就越有自信。1982年,当他把自己的论文寄到中戏的时候,对考上中戏已经胸有成竹了。
那年的4月,中戏的熊源伟老师来到成都——他负责西南考区的招生工作。去之前,有人跟他说,四川有个小子论文写得很厉害,要他留意。“我那时年轻气盛,读了几本书就喜欢卖弄。我论文的标题是《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之比较》,后来在考场上,我对答如流”。专业考试,李六乙是西南考区第一名。
“考试那天,我记得除了主考官熊源伟,旁边还有一位老师,一直默不作声。末了,他突然发问:劳逊《电影戏剧编剧》一书的精髓是什么?我答,强调意志冲突。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接着是作品分析考试。一帮考生们被带到电影院里,好像看的是郑洞天的作品《邻居》。我进去的时候,手上拿着纸和本,结果被后面的人一撞就找不到了。这时旁边有个人笑着说别着急,我帮你捡。我认出是考场上问我问题的老师。后来进了中戏,我才知道,他就是现在中戏的名誉院长徐晓钟先生”。
论文和作品分析之后,李六乙被通知赴京参加求职面试。“求职面试包括小品、朗诵什么的。我根本不会考。那些北京考区的考生,都是专门请了老师进行了专业训练的,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呀。”李六乙不记得当时得了多少分,他只记得他用成都话朗诵了一首诗。
等待结果是最折磨人的。“在考场上结识的那帮考生,文化课考试之后,来往频繁起来。到后来就开始传消息,人心惶惶的。有个考生的父亲是新华社驻成都记者,她的消息最多”。
到了8月底,李六乙的通知书还没有到来,家人就开始着急了。有一天,家在成都市川剧院的一个考生给李六乙打电话,说他的通知书地址寄错了。李六乙家在四川省川剧院里,结果寄到了成都市川剧院。这个小小的疏忽,着实折磨人。
“我跳上自行车就奔成都川剧院了,到那儿打开信封,一看是一张红色的通知书,我的脑袋就开始充血”。就这样,李六乙成为他们那个院子,甚至是那条街道上的第一个大学生。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