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成功耀人类(下)
第二十四章 彻悟天书获大智
夙兴夜寐,操劳辛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天死战洪水。夜晚,别人入睡后,大禹就在在昏暗的光下热读天书。
大禹读得特别用心,也特别爱读。他觉得,这本天书的内容和思想,早在自己以往无数的思索过程中,已经想透了一些,现在读来如同老朋友重逢,只不过当初自己对它们总觉得不那么确信,现在则是清晰明朗,再无犹疑,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遵照去做了。无数次,他觉得茅塞顿开,如梦方醒;这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时时振奋着他,使他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常常眼睛发涩,手臂酸痛还手不释卷。也有不少地方,自己读来还如初识,从来没想过;拧眉深思之后,则如醍醐灌顶,深深赞叹天帝的睿智,觉得以自己之智永远不会想到,乃决心自己定要好好实行,绝不给天帝丢脸。他无数次慨叹,若早读到此书,治水就不会遭受那么多挫折了;但他随即就明白,这正是天帝的高明处:若一开始就把天书给自己,自己未必珍惜,也未必真学真用,更无法保证用好;因为人人都有体会,自己没有多少期待的事物,是难以共鸣、内化,更无法成为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行动要领的。
很久以后,大禹终于读完全书。他觉得自己现在不再迷惑。他确信,自己统帅治水必成,对此再无怀疑。尽管一时这个治水总方略还是没有出世,但他完全确信,它早已存在于自己大脑的某个角落;天书已经这样隐约告诉自己,自己也一定会按天书指示的办法找到它。他觉得,这个总方略在自己大脑中乱蹦,呼之欲出,一时却就是跳不出来。他又把天书翻看了若干遍,找自己认为相关的部分,甚至连字缝都要细看一下;莫非天帝有意在这本天书的某个幽秘地方隐藏了现成、具体的治水秘笈?然而他失望了;细细想想,自己也摇头笑自己;这不是太贪婪了吗?这样不是违背天帝的本意吗?那一定是自己对这本天书还未完全读透,他想。日后数月,他又不由自主地翻起来,边翻边思,围绕治水,想了种种,都不满意。一日,他又将天书连翻三遍,苦无所得;正待将书合拢之际,那扉页和开头的字又一次涌入眼帘。他感到灵光一闪,啊!“成功如水。大道似水。------”;还有,他又猛然想起瑶姬夫人转达天帝的话,“水喜处低下,却能攀高润上”,啊!原来我们一直对水性忽视了呀!“水往低处流”,这个简单的现象,看了多遍,怎么就没想到它可用呢?围堵起来,它还是想流到低洼处啊,堤坝岂能不被冲垮或润湿浸倒呢?岂不是越堵越坏吗?父亲就因此丢命啊!再也不能堵了;应当排泄疏导,让洪水到低洼处安歇去吧。啊,人心怨愤情绪,不也如水,宜疏导不宜围堵吗?自己以往还真有很多时候压制人们的情绪呢!天帝伟大,我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还真的领悟了“万事成功之道”,无论对己心、对人意,都是“宜疏导,不宜围堵、压制”呀!“大道至简,真理至易”呀!人类心性也如水性,成功之力来于己志、人心;人心顺,则事可成呀!感谢天帝天书,我可要开战了。
大禹合上天书,感到再无迷茫,自己觉得心明眼亮。
一个宏大的“九州疏导治水”的完整规划,赫然呈现在他的胸中。
他想,九州联合,举天下之力,将所有洪水疏泄到天下最低洼处,洪水将永远得以安静,高处将自然得以干松、耕种;而低洼处的洪水,还可以饮水、灌溉、养鱼、行船,便利天下呢。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呀;以往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就这么办,一定要把这个方案完成,福泽天下。可是困难也不小呢;可能比一开始围堵的困难更大。那时,围堵洪水,人们心上目标明确,只要见水,就地铲土围堵,痛快淋漓;也不用多动员,人人知道怎样干;人人痛痒相关,都会卖力。今后就将不同了;人们愿意接受、实行这个方案吗?那可将是多年不见成果呀;更何况,居于低洼处的人们,家园要人为被淹,不得不大举迁徙,他们能听从自己调遣吗?还有,以天下之大,高山大岭无数,岩石坚硬,能挖得动吗?前面治水不过只动天下一隅,今后要天下全动,怎么调动、协调、指挥得过来呀?但没办法,必须这么办,再也不能小打小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以往只见眼前一点,刚刚治好,随即冲垮,高处并未得利,低处总在受害。没有通盘打算,看起来痛快,好像容易成功,也成功得快,实际上永远不会真正成功。所以,时间再长,代价再大,也要按正确的总体规划做,这样做完了就真的成功了,人们将会理解的;这样看似慢,实际永远不需重复劳动,也不会失败,将是真正最快的成功之道;可不能因为有人想不到这些,心存抵触,就放弃这个正确规划呀。大禹暗暗地劝导着自己;哎,我就用新学的疏导洪水的办法,疏导天下人心、情绪,说服人们,而不压制人们,让人人认识到这样做正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人们自然就将愿意接受了;我不也是这样慢慢想通、认识到这一切的吗?既然我能想到、做到,天下所有人们也应该能想到、做到;这是必将能办到的;正好,顺便把天书的精髓交给人们。我要告诉人们,这个方案正是天书给予的启示;这样,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天帝睿智的教导;那么,从此以后,人类就将变得人人能成功、善成功了;这个规划,也将比较容易地变成人人都愿接受的方案;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类将与自己一样,都愿接受神启,帮助自己成功的。
大禹召集就近诸侯,说了自己的想法。果然不出所料:多数诸侯愤激地反对;少数几个默然无语,但明显疑惑不解。
大禹微微一笑,慢悠悠地谈起了这个想法的来历。他首先谈到了人们治水中经历的挫折、失败,谈到了自己曾经的困惑和苦恼;终于,他说到了天书的故事,和天使、天帝的话语。最后,他问,大家看该怎么办呀?众人都听得入了迷;直到大禹结束了讲述,众人又过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想到大禹期待着回话、表态呢。突然,如同炸雷,诸侯齐呼:“感谢天帝,拥护大禹;治水成功,万事成功!”。
大禹欣慰至极,命众诸侯自己回去发动自己部众,做好按新思路治水的一切准备。他又随即派出使者,到偏远诸侯国宣讲这个新思路、新办法,并约定日期,天下诸侯国一同行动。
天下终于协动起来了。全天下人都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先是各大小诸侯首领,然后是全部人们,都领悟到这个办法才是治水的根本方略,人们过上安定生活的日子真有希望了。人们也想通了,时间会长一点,那自己就加把劲,尽量把时间缩短;有成功把握的卖力,才是明智的呀!人们觉得这回是真的有盼头了!
大禹从此过上了更加忙碌、辛劳的生活。但是他知道,这回,只有这回,自己和人们心中透亮,脚步轻快,像是浑身有用不完的劲。他觉得,坚强的决心、充分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太好了,它们都真是神奇的事物,能使人杜绝懈怠、克服万难,竭尽全力,挺进成功;而且,他觉得,这些力量,本就存在,只不过以往自己和人们都被困惑、失望、焦虑、沮丧压制住,总是觉得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知往哪干、怎样干,根本就没有运用、也不可能运用罢了。这就是天帝在天书中所说的开发、利用了潜意识及其潜能吧?是的,应该是;这是自己以前从未有过的神奇的经验;无论身心,还是大脑,都从未觉得它们这样活跃、灵动过。特别令大禹欣慰的是,自读天书以来,灵感频闪,好主意一个个接踵而至,难题一个个迅速破解;有时,一个直觉竟能神奇地指示一个久悬不决的难题的解决办法,真是神奇。别人时常说,禹王变了、神了,只有大禹自己明白为什么;但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种改变究竟会有多大、多深、多神,只觉得它会是无边无沿、有始无终。他觉得,天书在他的身心内外,创造了一个神妙的世界,那里永不静止,丰产梦境,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引向梦想的成功。他时时感觉自己身体雄健,心旷神怡;那种妙处,若非亲验,自己是永远不会相信,也无法向别人描述的。他高兴,他惬意,他感恩,他快乐,他成功。他觉得,他从此获得了他想要的一切;好像这就是他人生终极的追求,一旦获得,夫复何求?!当然,这只是他满足舒畅至极时候的想法;他才不会懈怠呢,他做事的欢愉、甜密,自己以往自然没法比,别人看来更是可望不可即,羡慕得要发狂。说不清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已经脱胎换骨,无意中已经成为自己以往一直梦想要成为的样子。他又常常觉得周身通畅;全宇宙之神力,时时不知不觉地涌入自己身心;——这种涌入,有时如惊涛骇浪,令自己平静中狂喜不已,因为自己分明体验到宇宙伟力把自己身心鼓动得如同胀满的帆;有时又如及时春雨,润物细无声,丝丝缕缕,若有若无,但分明可感,令自己宁静中一边暗暗赞叹天帝的伟大神妙,一边用心敛取这些金丝玉缕中饱含的宇宙神力,将他们珍存于自己的身心中央,或可以随时取用的角落;同时,他分明觉察,自己的身心、脑髓,信心、爱意,性的情愫、必胜信念,以及自己真实自我的真正需要,这些,——人类身心赖以滋养、精神得以茁壮、贵为生存至宝的——人生阳光、空气和水分,静水深流中,又都潜滋暗长,生长发育了许多,且将永远绵延不竭。这些奇妙的感觉再也没有离开他,它们和自己已经融为一体。大禹知道,自己和它们,无论今生、来生,都不愿意再分离。辛苦、劳累算什么呢?辛劳常常转瞬即逝,辛劳换得的成果却将永恒。美妙的感觉在伴随自己,辉煌的成功在等待自己。自信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知道,苦累如风,挫折如烟;它们飘走了,飞逝了,留下了成果,铸造了成功。
披坚执锐,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大禹终于走遍了千山万壑,踏尽了沟沟坎坎。
他带领随从们,晒黑了脸,磨破了脚,泡脱了趾甲,走瘦了身体,磨光了汗毛。但他们振奋了心,成就了果。
无数次的丈量、测算后,大禹完成了九州泄洪的勘察设计。那个密密麻麻的图纸,见证了他为勘测倾流的汗水、泪水和心血,也静静地吹响了全天下一同挖渠泄洪的号角。
浩大的开掘工程在人们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中挺进。
高处的洪水已经渐渐远去,滚到低洼处。人们再也不像以往,瞅着它在人们头顶上翻波涌浪;那种心惊肉跳,远去了;人们已经看出它驯服多了。开掘速度更快了。
突然有一天,随从惊慌失措地前来请示:“报告禹王,前面低洼处又涨起巨大洪水,下游中原悉数被淹,无数百姓被洪涛冲走。经查,是水神共工不满泄洪,突涨洪水,部分泄洪渠道被淹或冲垮。特请示行止,请指示!”
大禹并未指示什么,急忙紧跟随从去察看水势。远远望去,中原已是水天苍茫,成为汪洋泽国;牲畜和人的尸体,动植物的残骸,和数不清的杂什秽物,翻荡在水面上,时隐时现,惨不忍睹。他心中不禁又一阵抽痛,义愤填膺。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征服洪魔”。
大禹率随从查看了水势,情况很快弄明了。原来是地下的一处巨大暗河被挖掘出来,引起水势陡涨;百姓不明原委,说是水神作怪,还有名有姓,说叫共工。前方疏通道路还未挖好,来不及泄洪,部分近处工程因此被毁掉。大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随即作出调整:工程比原计划拓宽,把这条地下河流经地段当作泄洪渠道的一部分;两边稍加整饬,不使洪水再外溢即可。
逢山可留则留,不能留则劈开;遇水徒涉,不能徒涉就绕过。
斗转星移。人们凿通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小山,挖出了一条又一条大渠、小渠。洪水跟随人们引领,一步一步地走到低洼处;它的性情也越来越驯顺了。人们都赞颂禹王神,能让洪水俯首帖耳。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