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位护士不停地与一位被困孩子说话,鼓励他等待救援。汶川地震造成四川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伤亡人数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16日,一名汶川的受伤老人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撤出灾区。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 题:这一刻,“80后”让我们动容
新华社记者万一
输血针头扎进血管的那一刻,脑海里闪现出一幕幕荧屏和网络上播放的抗震救灾画面,闪现出一个个“80后”青年挺身而出的形象。
那一刻,当一块重约一吨的砖块加混凝土砸过来时,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24岁的小学老师苟晓超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两个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那一刻,四川德阳市寰宇旅行社22岁的女导游陈铖转移安置好17位老年旅行团成员后,孤身一人趟过数条水深齐腰的河流,找到救援队伍报告了灾情。
我们再也无法探问苟老师经受的撞击是怎样的剧痛,我们也想像不出大震刚过,一个姑娘独自在山涧乱石中涉水疾行的焦急心境,但我们知道,那一刻,这些“80后”都成了英雄!
从震灾发生的那一刻起,太多的“80后”让我们重新认识,更让我们倏然动容。
这些曾被一些人说成“蜜罐”中长大、沉迷于网络、花钱“月月光”的“80后”,用一份份精彩的人生观答卷,澄清着世人的疑虑和成见,诠释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赤子情怀。这答卷,在灾区幸存者忘我抢救他人的人群里,在十余万人民子弟兵驰援灾区的钢铁洪流里,在挥汗如雨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身影里,在各种救援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斗里,在大街小巷等候献血的队列里,在千千万万慷慨解囊的百姓里,在互联网上留下“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我的祖国”的网民队伍里……
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第六站在美国旧金山,当地华人积极保卫圣火。
这些可爱可敬的“80后”,把海外留学生全力以赴护卫奥运火炬传递的一片片火红色带回我们眼前,把青年网民据理批驳和揭露一些西方媒体诬蔑中国行径的一页页网帖带回我们脑海。一次次关键时刻,让我们看到了“80后”的成长和成熟,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一如先辈一样为了祖国随时都会挺身而出,“中国”“人民”在他们心中分量最重。
幸福的成长环境,培育了“80后”与前人不同的风格,却不会销蚀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80后”的血管里流淌着的,一样是中国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澎湃热血。
凝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80后”是中国充满希望的一代。
相关文章:“80后”爱国热情令人刮目
再大的风雨,也抵挡不住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的2016年北京奥运圣火已经完成国外19个城市的传递,于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抵达香港,并完成港澳地区的传递后,从5月4日开始在祖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传递。
当全世界的目光纷纷投向即将来临的2016年北京奥运会,一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国家统一、和平发展、繁荣富强,更不愿意看到北京奥运圆满成功的反华势力,已悄悄地展开一连串有计划、有预谋的反华行动。自北京申奥成功以来,他们就时不时在海外搞些“抵制北京奥运、停办北京奥运”的小动作,近期更策划了由极少数“藏独”分子制造“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然后以此为借口发动暴力干扰和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西方媒体恶意抹黑污蔑中国的系列反华行动。
但是,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股反华浊浪不但没能吓倒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起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的爱国热情,一场“保护奥运圣火”的活动不约而同地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了。当奥运圣火穿越19个国家的城市时,到处都可以看到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他们高喊口号,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分裂国土、谴责“藏独”分裂、抗议西方媒体不公正报道。
人们发现,这些活动相当多的参与者乃是被称作“80后”的中国留学生。他们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也推翻了笔者以前对“80后”的看法。此前,笔者曾撰文批评过“80 后”是在人文教育缺失、道德伦理滑坡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不少人个性张扬,强调自我,缺乏爱国热情,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冷淡。
5月4日,数千名来自纽约及美国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华人华侨聚集在纽约弗利广场,举行主题为支持北京奥运的和平集会,表达“和平奥运”、“体育不应与政治挂钩”的心声。 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在这次护送奥运圣火境外传递过程中,“80后”的杰出表现使笔者此前对他们的看法完全改变,对自己对“80后”缺乏了解和理解深感惭愧。他们不是迷失自我、没有使命感、没有归属感的一代,也不是缺乏对国家民族利益思考和担当的一代,更不是垮掉的一代。 他们是有理性、有教养、有朝气、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是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爱国情怀的一代。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与祖国共命运同进退的忧患意识,对时代与社会的使命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在这次海外护送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80后”为主力的中国年轻人所展现出来对奥运的支持、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民族的热爱,为中华民族注入了一股崭新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令笔者想起了“五四”运动,虽然两者不能完全类比,但之间的共同点都集中在“爱国主义”。今天,以“80后”为主力的中国年轻人的爱国心,是因遭到西方媒体抹黑污蔑、奥运圣火传递遭遇暴力阻拦的外界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他们平常似乎不太关心国家大事,但在关键时刻却迸发出如此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热情,真正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作者黄克锵系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