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自大学毕业起就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的他,终于在一帮“驴友”的怂恿之下,安排自己去了一趟七日云南之旅。可谁也没想到这结果,竟然一发不可收。他彻底迷恋上了旅行的感觉。
要怪,大概就只能怪大理的阳光实在太过美好吧!相比于那只每天在旅店天台上睡觉的老猫,他深深地懊悔,曾经的自己不该把岁月过得奴隶一般辛苦。于是他一待就是三个月的时光。
而他回到北京的理由,不是公司里急得跳脚发出最后通牒的老板,也不是频现赤字的信用卡账单,而是对于云南这块本应是净土的失望。原来,大理的小贩依然也会以次充好,养着慵懒老猫的旅店老板娘,却也不愿白白养着他这样一个闲人。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云南的这趟一来一去,彻底地改变了他原本拼命三郎式的生活作息。他换了一个更轻松的工作,用更少的付出换来一家人恰好够用的回报;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书与喝茶上,周末的时候带儿子在不算太大的阳台上种花种草。
刚开始身边人都没太在意,觉得他只是操劳了这么多年想要活得松口气,可是谁也没想到改变这才刚刚开始。
旅行,就像是吸了一口就停不下来的兴奋剂,逐渐变成了他生命中超越一切的东西。他像当初固执地卖命挣钱一样,固执地让今天的自己过最简朴的生活,稍稍存下几张钞票就奔赴新疆、西藏。似乎只有那些环境特别严峻的地方,才能让他活出人类最起码的尊严,而闹市中弥漫的功利味则越来越呛得他难以呼吸。于是,三年之内,他辞了职,离了婚,甚至出了家,过着一种接近流浪的旅行生活。
他是我大学时代人人敬仰的大师哥。前些天他终于回来了,回到这个依旧充满世俗味道的喧闹城市。见到我们这些知心客,他只是淡淡地抱怨说——怎么自己走遍天涯海角,最后还是找不到一个真正宁静的角落?
这样的故事让我回忆起小学时的自己。每次看到写了一半、涂抹得脏兮兮的笔记本,就会心情沮丧,就一定会省下第二天的早饭钱买来一个新本子,下定决心这次要好好把握;可每一次的结果最终还都是一样脏兮兮的半本。于是我不禁怀疑,是否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背起行囊去看看向往的远方?还是,就让“远方”远远地留在那个叫作远方的地方。
也许生活无所谓“远方”与“脚下”,很多时候“这里”就是“那里”。
我们都可以在旅行中暂时避开外界不想面对的人与事,却很难在每一个生命的停顿中逃开内心不断浮现的自己。也许越是无法与自己单独相处的人,才越会在与他人同行时感到烦躁不已。这就好像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告诉我们的:“如果你憎恨某人,你必定是憎恨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那部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部分不会叨扰我们的灵魂。”
大隐隐于市,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