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的爆炸史”

作者:如文来源:晶报 2012-03-13

我还说,所谓“爆炸”概念,只是人类自己尺度的产物,是人类狭隘认知的产物。在宏大宇宙过程面前,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

下午伦敦一大学的斯蒂芬·科纳(Steven Connor)来给英语系研究生和老师讲“阵发性的爆炸史”,这个题目被归在“文化”名下,由英语系首席教授玛丽·雅各布斯(Mary Jacobus)主持。

演讲持续了一个小时,前五十几分钟讲的全是科学常识或科学史意义上的“爆炸”,例如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中国宋代发明火药,再到工业化时代发明TNT,最后当然少不了原子弹和氢弹,甚至还提到人类肠气的“爆炸”!

演讲人说这些爆炸“阵发性地”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但这与英语到底有什么相关呢?直到最后六七分钟,他才在演讲内容与英语系的“文化”研讨会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爆炸的时代”,一切都在加速度发展,一切都在摆脱有序状态,一切都越来越失控,或者说,一切都处在“爆炸”之中。这真是一个“爆炸”的时代,信息在“爆炸”、环境在“爆炸”性地恶化,天天都有恐怖分子的爆炸,不一而足。

讨论时我发言,认为可以在已列举的各种“爆炸”之外,再加一种,即洗涤过程中泡沫的形成和破裂。这也是“爆炸”,只不过是一种能带来清洁、健康的温和的“爆炸”。

我说作为中国人,经历了中国的环境急剧恶化,所以我很理解演讲人对“爆炸”的忧虑,但我以为没有必要过分悲观,因为中国这样的国家只有发展了,许多问题包括环境恶化才能得到解决,看似不可收拾的无序性局面才能得到控制。对于恐怖主义,也不必过分焦心,看看两次世界大战,死人不知比现在多出多少倍;现在媒体极发达,人类容忍伤亡的能力也比从前大大下降,所以我们觉得恐怖主义不得了,其实现在是相对和平的时代,与几十年前的战争相比,实在只是小巫见大巫。我说人类从火的发现到农业的发明,总共花了几十万年时间;从文明诞生到当今“爆炸”时代才过了几千年,与几十万年相比,实在是很短;从长程历史的角度看,文明进程本身就是一种“爆炸”;与文明出现之前相比,人类实在处在一种“爆炸”性的快速进化中。我还说,所谓“爆炸”概念,只是人类自己尺度的产物,是人类狭隘认知的产物。在宏大宇宙过程面前,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

我认为那天的演讲在国内英语界或中文界都是不可接受的。我如果写类似文章或作类似报告,篇幅会压缩到二十分钟以内,结尾部分会大大加强,这样效果会好一些。但某些英国人的“学问”之野,剑桥英语系对“文化”的容忍度之高,也可见一斑。(阮 炜)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感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