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的伎俩

作者:如文来源:晶报 2012-03-13

众人一心,则必能相互提醒而防患于未然。杨志那一行人,却是离心离德。别人都不拿护送生辰纲当回事儿,只有杨志想着从中封妻荫子,于是不顾众人死活瞎指挥,酿成了败局。归根结底,不是吴用高明,而是杨志处事不当。

吴用“智取”了生辰纲,算是初出茅庐便大有斩获。生辰纲之当取不当取,那是另一个问题,观其所谓“智取”,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些老千的伎俩。与其沿用旧说,谓之官逼民反,农民起义,不如谓之鸡鸣狗盗,劫掠钱财。

大凡老千以求得逞,总是离不开如下两招:一曰乘虚而入;二曰使障眼法。吴用的“智取”也是如此,与我们在当今社会观察到的老千手法,并无两样。杨志一行十五人,除了都管和两虞侯,其余军汉个个硕壮,能打能斗,杨志更是武功了得,而晁盖一伙八人,不仅武功不及,且人数也是劣势,忖度不能以力胜杨志,便改以“智取”。吴用的第一招便是乘虚而入。乘什么虚呢?不是乘不备之虚,而是乘你有所求之虚。古人云,无欲则刚,若是没有所求,任是怎么高明的老千,都不能得逞。发现你的欲望和所求,是所有老千都要做的第一步。吴用设计,在暑热季节中一天最热的时刻,以一担水酒来引诱杨志一行人上钩。本来这是很低级的一招。只要杨志稍微为一行军汉着想,自带水喝,便不会受其引诱。无奈杨志一心想着立功,对众人的暑热干渴毫不在意。当队伍行到荒山野岭的黄泥冈,白胜所挑的那一担水酒,就成了极大的诱惑。人一有欲,便不能刚正,就有受骗上当的可能。古今中外,多少吃亏上当者,都栽在老千的邪诱之下。话又说回来,如果杨志是众军汉如子的领队,区区一担水酒,又怎么能蒙倒了一行人呢?

光是引诱是不够的,无论多少,人皆有警惕之心。老千要做的,便是耍一些手段,使对手放松警惕,以为安全,这样就彻底把对手诱进笼子里了。最常见的手段就是使“托儿”,吴用也不例外。在东溪村与晁盖结义的七人,本与黄泥冈安乐村的白胜是一伙人,但这回却装着互不相识。七人伪装枣贩子路过,饮了白胜的水酒,麻痹了杨志一行人,以为酒中并无蒙汗药,谁知被吴用暗中做了手脚。本来七人做的这个“托儿”,也算不得高明。因为杨志一行有十五人,着一二人先饮,其余戒备,看过后果再做计较,就可以破解这种“托儿”设局。其实这并不是事后诸葛亮。“托儿”蒙蔽一个人,还好说;蒙蔽一行人,那就太不应该。因为独力难支,难免一时放松警惕;如是多人,又众人一心,则必能相互提醒而防患于未然。杨志那一行人,却是离心离德。别人都不拿护送生辰纲当回事儿,只有杨志想着从中封妻荫子,于是不顾众人死活瞎指挥,酿成了败局。归根结底,不是吴用高明,而是杨志处事不当。民谚说,物必先腐然后虫生。老千得逞,亦多是兆自内因。(林 岗)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感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