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南北通吃”

作者:如文来源:晶报 2008-03-05

考虑到我是广东人,很多朋友在邀我吃饭时都会关照我一下——“能不能吃辣的?”我总是这样说:“吃,我南北通吃!”

作为食客,南北通吃是一个人的能耐,而作为店家,要在深圳立足,“南北通吃”是个大忌。深圳是中国新移民的天堂,诚然也是天下美食的最大汇集地,八大菜系,南北风味,通通登场,此处也成为餐饮业竞争剧烈之地。做什么菜都能够迎合顾客胃口,什么菜都有它的市场,这就给不少进军餐饮业的老大制造了个误区,以为品种越多,招徕的客人就越多,口味越齐全,客人就越满意,事实上,从他们产生这个念头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意就设置了一道无法驱避的魔咒。

有一次,老友邀请我到他表弟经营的餐馆“指导”,因为生意越做越不好,他们苦于找不到症结,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我拿过菜单,无法下手点菜——这菜单就像我所做的杂志,十几个栏目,湖南菜、四川菜、北方菜什么都有。杂志因为栏目丰富而受各类读者欢迎,餐馆“栏目丰富”给顾客带来的是怀疑——什么菜都有,你都做得好吗?老表要我“指点指点”,我说你的问题就在这个菜单上,你想“南北通吃”,偏偏事与愿违。老表想通了,逐步把胃口集中了,生意也逐渐稳定下来。

“怀疑”是一个食客最起码的精神,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南北风味”的餐馆招牌,还有更有意思的,把能够打的字眼全打进去,比如“湘川粤风味酒家”,哪怕走到了店门口,我一般是不会踏进去的。我这人还有个毛病,就是进了一个店子,喜欢问问老板是哪里人,这很简单,如果一个广东人经营着油麻红辣的四川菜,我都不认为把握有多大,哪怕你请的是四川厨师,你不是足够的“知道分子”,就没办法监督出品的完全正宗到位——更何况来个“南北通吃”。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集在深圳,不是要到一个店子吃全各地风味,而是要找家专营特色的店子饕餮一顿。民以食为天,吃的问题是最为严肃的问题,餐馆不是超市,越大越全就越有人气,餐馆就是要靠专、精博得人家胃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即是贵在独特的、专业的“香”,而不是“全”。

君不见,请人吃饭也好,吃人家的请也好,总有一句招呼——“走,我们吃某某菜去。”(郭海鸿)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感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