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二)

作者:野战医院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6-27

21世纪的人们,一方面在物质上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所提供的奢华,一方面又在心灵深处呼唤曾经年代的自然淳朴。在刚刚播出的数字飙榜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上篇)中,我们为您回忆了那个年代的光影印象,在斑斑驳驳的记忆片段中,我们一起回顾品味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旧日时光。今天,我们将继续为打开记忆之窗,让我们一起在时光的倒流中寻找曾经的温暖。今日数字飙榜主题: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下篇)。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小虎队

上榜理由:青涩记忆里,我们唱着《红蜻蜓》,去赴那个《星星的约会》

怀旧指数:★★★

当21世纪的青少年挥舞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口中念念有词R&B的时候,生于70年代、记忆于80年代的人们却想到了小虎队,那是他们少年时光的青涩记忆,象那首《青苹果乐园》,充满着清新的阳光味道。

吴奇隆、苏有朋和陈志朋的三人青春组合“小虎队”,在八十年代末期的中学校园里,成了无可争议的偶像。青春靓丽的形象,再加上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所有这一切都让八十年代的少年们第一感受到了偶像的魅力。于是,有关“小虎队”的张贴画贴满了日记本的每一页,而满满的书桌抽屉里,总会找到一两盘“小虎队”的盒带。

在“小虎队”青涩的歌声中,八十年代的少年们见证了“小虎队”的聚散两依依,而他们,也成为那一代少年们成长痕迹中无法替代的一环。这就是岁月的力量,岁月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彼此的心境。于是,当“小虎队”解散的时候,多少人为之悲戚,心有不甘,但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不散的只是曾经那份纯真的记忆。

至今日,“小虎队”的成员各自为着自己的命运奔波,只是越来越难以唤起人们对曾经的回忆,毕竟,“小虎队”只属于历史。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血疑

上榜理由:带有悬疑色彩的八十年代新闻事件,激发了全民的怜悯热情

怀旧指数:★★★

“RH阴性AB型”这种医学上少见的血型却被广大中国观众所熟知,一切都是因为《血疑》中善良的幸子的悲惨遭遇。中国的观众在八十年代认识了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这对日本影坛上的金童玉女。在此之前,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曾演绎了很多凄美的情故事,中国的观众并不熟知,但两人只用了一部《血疑》,就征服了八十年代中国观众数以亿万计的善良之心。

在中国观众的印象中,《血疑》是第一部大肆利用同情来获得收视率的电视连续剧,幸子的病情让无数中国观众牵肠挂肚,以至于人们在茶余饭后议论的不再是“不良青年”的“世风日下”,而是幸子的病情进展,而电视剧中幸子与光夫的深情对望导致全民集体感叹命运之无常。而除此之外,宇津井健塑造的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的长者形象也备受观众喜爱。

在《血疑》之后,类似白血病之类的不幸遭遇不断见诸于荧屏之上,而在今天,这种戏路套数在韩剧中表现得最为充分,不过已经越来越难引起人们的同情。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铁臂阿童木

上榜理由:我们都曾幻想成为阿童木,可是心已远,身却未动

怀旧指数:★★★半

在八十年代的记忆影象中,阿童木和日立牌电视机差不多是最为清晰和亲切的组合,在一群群孩童的簇围下,黑白世界的电视画面象是一个万花筒,旋转出彩色斑斓的八十年代的童年,而《铁臂阿童木》无疑是这五彩中最绚烂的那一笔。

说起《铁臂阿童木》,虽然并没多少人会记清楚在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52集动画片的具体情节,但“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的旋律不光是娱乐匮乏年代的珍贵记忆,更称得上是一种科学幻想的启蒙。从此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科幻的种子,因为帮助阿童木飞翔的不是云和翅膀,而是可以喷火的设计。

对于一个记忆在八十年代的孩子来说,观看《铁臂阿童木》是他们生命中最早的幸福体验,阿童木在一夜之间成为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铁臂阿童木》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一个孩子接触到无法掌握的现实世界的同时,奢侈地拥有着另一个幻想的天堂。而当孩子在简单的现实中需要心灵的驰骋时,阿童木在天空中的飞翔拯救了自己。在《铁臂阿童木》的卡通王国里,孩子们可以简单而纯粹地进行着爱与恨、正义与邪恶的鲜明斗争,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在今天已经长大成人后,还在怀念着那个无所不能的“阿童木”的真正原因。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庐山恋

上榜理由:它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情感闸门,国人抒情自此开始泛滥

怀旧指数:★★★半

在八十年代陈年旧事的浮光中,电影《庐山恋》是段抹不掉的心情故事。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这部“文革”后国内第一部主题爱情片的欢迎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它犹如一场甘霖,浇灌了人们在文革期间被禁梏的爱情灵魂。人们谈论它,就如同兴奋地开启内心深处的那个盛满情感、而又被长期掩埋在地下的漂流瓶。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名著改编热

上榜理由:它让名著如此靠近凡人,也让多愁善感的富贵病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旧指数:★★★半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的普及是通过电视剧而非古典文学经典本身。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红楼梦》、《西游记》陆续被改编为长篇连续剧搬上荧屏。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形象从此成为鲜明的符号被定格在人们记忆深处,而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从他诞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拥护。20多年过去了,《西游记》仍是孩子们的至爱。

输理20多年前的心情故事,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的影象似乎还在脑边辉映,30岁以上的人们如果仔细寻找,仍能在心底深处翻出那颗尘封的泪滴。而林黛玉的哀怨的眼神、《枉凝眉》那缠绵悱恻的旋律,在八十年代的时空里流转不已。在《红楼梦》之后的八十年代,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成为了女孩们争相效仿的对象,中国的男人们保护女人的自信心大大提升。

20年后,当《红楼梦》剧组原班人马重逢时,人们在彼此的唏嘘中重温了往日的情绪,虽然剧中人物都在现实中找到了不同的归宿,但曾经的那场《红楼梦》,仍是彼此共同的寻梦终点。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小人书

上榜理由:曾经的日子是那一张张发黄的画面,而你我皆是图画里的粉彩

怀旧指数:★★★★

作为童年时光的幸福记忆,“小人书”在若干个年代霸占了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而在八十年代,“小人书”的记忆最为丰满生动。

记忆在八十年代的孩子们都曾共有一种童年情怀,那就是头碰头挨在一起围看“小人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聊斋、西游记、隋唐演义、杨家将,在一副副生动鲜活的图画里,年少的你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画图世界里寻找理想、正义和善良。于是,在一次次心灵遨游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英雄的崇拜。

至今仍能体会那一幕幕让人心怀复杂况味的场景:在供销社的案头,望着一排排的小人书心动不已,却苦于囊中羞涩;在阳光透过窗棂温暖童年的小房间时,一遍遍整理木箱中的小人书,仿佛在整理那刻的幸福,十二分的享受。而在小学的上课间隙,偷偷用一张薄薄的白纸覆在小人书上,照样画葫芦对里面的英雄人物进行影描,然后慷慨地赠送给临桌的女孩,内心充满十足的成就感。

时至今日,身为成年的我们仍热衷于翻看小人书,在不经意的翻看间,心随着一页页熟稔的图画回到了儿时的幸福时光,而当我们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时,好象合上了昨天,只是意犹未尽,那飞翔的心灵迟迟不肯回来。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春节联欢晚会

上榜理由:曾经梦想当富人,吃满汉全席,如今才知道,什么叫傻得可爱

怀旧指数:★★★★

1983年前,人们对于春节的记忆仅仅限于鸡鸭鱼肉、推杯换盏,以及穿梭于大街小巷,走亲访友。进入80年代,电视的第一次普及让电视主宰大众娱乐成为了可能。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虽然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被证明为娱乐资源的匮乏,而用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舞台的布置和演员服装的十分的简陋和粗糙,但这丝毫不妨碍春节联欢晚会在八十年代迅速变为一种民间流行,自此,中国人吃着年夜饭看春节晚会的“新民俗”渐成气候。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吃面条”的成功使小品脱颖而出,而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响大江南北,《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逐渐地,倪萍的煽情成了招牌,而赵本山的东北秀开始占山为王。二十多年来,春节联欢晚会为国人带来了无数笑声和愉悦的记忆,而历届春晚也成了全国性文化娱乐产品的集散地,来来往往批发着欢笑一箩筐。

春节晚会成就了八十年代的国人娱乐,到了21世纪的今天,春晚仍旧“笑春风”。但长达20多年、一成不变的艺术形式,春晚也被娱乐细胞日益发达的观众指摘为“老套”,可不管怎么骂,每次年夜饭,春晚仍是雷打不动的全民大餐,收视率仍是居高不下,而这也恰恰反应出春晚在观众心目中特殊地位。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聂卫平

上榜理由:他是高手,不是因为他让围棋更复杂,而是把围棋简单成全民运动

怀旧指数:★★★★

谁曾想到始于1984年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竟然成为中国围棋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那一战,宣告了“聂卫平时代”的到来。二十年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那场关于围棋的全民运动时,聂卫平成了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聂卫平作为公认的孤胆英雄,哪怕是擂台赛双方都深深为之倾倒,当年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上的十一连胜至今也还是一个奇迹,也为他赢得了“抗日英雄”的美名,同时也宣告了日本围棋“一枝独秀”神话的破灭,这极大地刺激了刚刚走出阴霾时代的国人,“聂旋风”开始风靡全国,中国的围棋人口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两番,达到了创记录的三千万之众。外行人看似枯燥无味的围棋运动在八十年代成为了一种老少咸宜的流行话题,聂卫平功不可没。

那场“聂旋风”的围棋运动除却造就了一大批围棋爱好者、充实了全民的业余生活之外,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围棋的发展,造就了中国围棋整整一代棋手。当时学围棋的棋童成千上万,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就是我们称之为“小龙辈”的棋手常昊、周鹤洋、王磊、罗洗河等人。这一代棋手现在已成为中国围棋的中流砥柱,他们挑起了中国围棋十年来兴衰荣辱的重担。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卡拉OK

上榜理由:音乐慈悲,卡拉OK伟大,众生皆得普度,皆得抒情。

经典指数:★★★★半

始于八十年代的卡拉OK更象一场文化解放运动,彻底解放了国人的娱乐渴求,于是,以含蓄为美的中国人勇敢地甩掉了扭捏,开始尝试自我表现的乐趣。人们至今还对那个卡拉OK时代记忆犹新。在八十年代的夏天,一到晚上,大街小巷一溜摆开的是卡拉 OK 摊点,国人终于放下了千年的矜持,不管什么公鸭嗓还是狂犬吠,爱唱没商量。大小个歌厅也应运而生,影片《爷俩开歌厅》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卡拉OK使普通人过了一把歌星瘾,深藏不露的性情在话筒的争抢中不经意地坦露开来,失去了专业表演的威压,倾听的和演唱的在互换中实现了自我选择及共同的参与乐趣,这种全民皆吼的场面造就了卡拉 OK 的风光无限,笑傲江湖。在对有着时代记忆的歌曲的温习中,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进行了难得的集体回忆,这对于标榜个人又强调集体,崇尚怀旧又不断追新的都市人来说实在妙不可言。

20年过去了,如今的卡拉OK仍然延续着曾经的热情,只是设备越来越高级,场所越来越隐秘,名称也越来越花哨,八十年代单纯的唱歌之地如今衍生出了餐饮娱乐商务交际等多条龙服务。从日本泊来的卡拉OK,在娱乐了几代国人后,在中国落地生根。

八十年代十大文化记忆之健身

上榜理由:富裕玩文化,饱暖思健身

怀旧指数:★★★★★

八十年代的文化空前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日益健康的体魄支撑,而健身热的流行为所有这一切提供了可能。在八十年代,健身再次成为了一种全民运动,不过此次它被包装上了时尚的外衣。

新中国的第一次全民健身热潮发生在翻天覆地的50年代,那时候,第一套广播体操刚刚出炉,“全民健身,建设社会主义”,全民做广播体操成了一种政治任务,也成了50年代一道特色风景。在六、七十年代特殊历史时期,对自身命运的忧虑让健身远离了民众。80年代,改革开放拉开了文化、体育的闸门,吃饱了的中国男人开始热衷于肌肉运动的力量,而更多爱美的女士,也把越来越多的钞票花在了形体的完美追求上。于是,健美操成了大众时尚健身的领跑者。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感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