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故事:秋风秋雨愁煞人
——为了高尚的信念献身也在所不惜
1916年7月,光复军首领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失败后,浙江巡抚得知秋瑾是徐锡麟的革命同志,于是派出新军300多人去往绍兴抓人。
在这个生死关头,秋瑾的同志和亲友都极力劝她出走外地,暂避一时。
但是秋瑾决意不从,她坚定地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如满奴能将我绑赴断头台,革命成功至少可以提早五年。”
她决心做中国女界为民主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秋瑾在给友人写下的绝命词中说:“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以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13日,清军逮捕了秋瑾,要她供出同党,她正气凛然地说:“革命党的事,用不着你管!”“革命党人不怕死,要杀便杀!”
最后用敌人给她书写画押的纸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抒发了自己对清王朝黑暗统治的积怨。
15日,秋瑾壮烈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0岁。
秋瑾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所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换取革命的继续。
1913年,孙中山去往西湖祭扫秋瑾墓,亲笔题写“巾帼英雄”,深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秋瑾的敬意。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