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启示

作者:如文来源:揭阳日报 2012-03-13

耍尽威风的“派比安”扬长而去,骄阳又板起严肃脸孔,似乎竟忘记“立秋”已至,依然在维持酷暑的强势。光照魔棒般的炎烈,把被暴晒的人烫成慌不择路的螃蟹。

艳阳西挂,也许累了,光线弱了。有人于室内早已呆不住了,尤其是那些注重户外运动的市民们。这时朋友来电约我登山去。

驱车急急离开热烘烘的市区。临近黄岐山我们选择了转向凤内水库方向。这是一条比较向阳、通往主峰的路程也较远的路径。跃上由石板砌成的水库坝面,悠然置身于碧水青山的世界,氛围旷达盈和,心绪宁静致远。水库不大,却为山色点缀了湖光格调。清风温柔地抹过水面,漾起微微发亮的软软涟漪,疑是互相拥簇着缓缓飘移的原生动画。瞻顾四周,青山环抱,一派苍翠。

在堤坝由南向北,沿山道拾级而上。道宽约两米,尽是统一规格的油麻石板铺就,石色素洁,十分显眼。抬头望去是无尽的石阶,仰角约四十度上下,攀登需十分卖力,不足十分钟就气喘嘘嘘汗流浃背。忽然记起祖母一句口头禅:人身贱骨头,不磨零丁掉。换作科学的说法是生命在于运动。我努力向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正如办一切事情,做任何工作,本着自信、认真、执著,只有努力才能做到最好。

未及首段长坡中点,只见几位民工在填补被雨水冲毁的路基,显然是强降雨引发山洪冲刷个别枯株所为。五条石板歪歪扭扭地被斜放一旁等待复位,宛若掉队士兵的神态,沾满泥土的沮丧,分明在叹息水土流失的无奈。联想到“派比安”肆虐曾纵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的情景,究其因是当地随意开挖或绿化薄弱之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何况区区一处路基。沿着蜿蜒的山道继续攀登,每每与精神饱满神气十足的返程者擦肩。从远处望来,往复匆匆的人们,如忙碌的蚁队一般渺小,而这漫山的植被是如此博大。正是植物独特的光合作用,制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成为生命的源泉。我恍然觉知,在一切色彩中,原来绿色最。人类有了这绿色相伴而得以养生、栖息、陶情。仔细揣摩这色彩给予人类的真切感受,沁心灵以亲和,抚哀怨予慰藉,振斗志为鼓舞,酿生活造温馨。

登上长坡见一坦道,旁立一“绿化志愿者”标志。可知有热心群体,为了山林的茂密,无私地参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义务。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大约跨越了千余级石梯,我们终于抵达峰巅。猛然敞开胸怀,让周身热气在清洌的山风中彻底刷洗。那畅爽的快意啊如醉如仙,远胜过极度饥渴时痛饮甘泉之感受。站立宝塔周边,或随意坐于石头之上,心中涌起一种战胜困难的强烈满足感,觉得刚才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十分值得。

已及黄昏,夕阳如同从天照下的一盏射灯,满眼的翠绿化入墨绿。远眺,灰茫茫一片,大地散发蒸蒸雾气把一切景物作了朦胧处理,由近及远渐浓。远处地平线的山贴着天,看上去与天一般的遥远,亦似透过天色淡淡地映现。又见玉带般的榕江,静静地逶迤绕城流转,飘向远方,遥接天际。俯瞰山脚,一览群楼渺。然而,此时感受最深的要算这身边的相思树、眼前的松柏树、以及漫山的葱茏林木,是它们真诚的挚爱和孜孜不倦的精神,为黄岐山永葆青春和巍峨。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如果将黄岐山浓郁的植被一直延伸,恰到好处地覆盖整个市区,一如东山区马路大规模的美化工程,让市民们在暑日逛街也无需像螃蟹那么狼狈。那时的揭阳市啊,可称得天上人间。(郑训宁)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哲理故事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