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甚么?“幸福”又是什么?幸福是快乐的同义语吗?
“快乐”的定义很简单,你的神经觉得“舒坦”就是快乐。 “快乐”有短时间的“暂时之乐”及长时间的“恒久之乐”。 暂时之乐具有对比,对比愈强烈,快乐也就愈大。恒久之乐产生于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好心境。
快乐等于幸福吗?快乐要加上感激、珍惜那种感动,才等于幸福。
快乐可以来自感官欲望的满足,例如看一场电影、到 KTV 唱歌、到温泉泡汤、或是大吃一顿。快乐也可以来自纯精神之乐,例如对真、善、美那种境界的陶醉;考试完毕、完成工作时的那种解脱和成就感;或者对过去甜蜜的回忆;或对美梦成真的期待。
对“幸福”的定义就不那么简单。幸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之乐,是在我们有幸福的意识时才存在。幸福是一种“感激、珍惜”的心态,一种发自内心的“甜美”的自觉,而且是在我们有幸福的意识时它才存在。也包括由物质层次升华到精神层次的感官之乐。
一位妈妈说:幸福就是看到熟睡中的女儿那种安详的神态。
一位女儿说:幸福就是穿着妈妈手织的毛衣的那种温暖。
一位基督徒说:幸福就是在“谢饭”后吃到那第一口食物时的心情。
感激和珍惜都是一种“满足”的心态,你因而感到幸福。
幸福是快乐的同义语吗?幸福可以等于快乐,因为你察觉幸福时,你必然会觉得快乐。可是快乐并不等于幸福,因为你觉得快乐时,尤其仅是来自感官的快乐,譬如吃一块好吃的雪糕,你未必觉得那是得来不易和值得珍惜的。所以,快乐要加上感激、珍惜那种感动,才等于幸福。
快乐是可以“予取予求”的吗?
按照快乐的定义,使你的神经“舒坦”就是快乐,得到快乐似乎非常简单,你只要设法不断地刺激大脑的“愉悦区”即可。但是,你却无法凭意念任意指挥你的神经使它舒坦,你仅能藉“外力”,例如吃一餐美食,使你的神经暂时舒坦,却无法使它永远舒坦。而且,一旦贪求过度,譬如连续的大宴小宴,过后你的神经就会变得麻木,甚至觉得比原来更不舒坦。
曾有一个动物实验,将微电流通入一个猴子大脑的愉悦区,另设一个猴子可以自己控制的按钮。猴子只要一按按钮,电流就会接通使猴子浑身舒坦。只见被试验的猴子贪求那电流通过的快乐,便抓住按钮不断地按,而且越按越快,于是手舞足蹈、乐不可支;最后,猴子终于瘫痪在地上,动弹不得。实验人员再次把按钮递给猴子,猴子却毫无反应。那种情景显示,猴子已因身心疲劳而趋于崩溃,也不再感觉通电会使牠快乐。一个喝得酩酊大醉后醒来的人,该也有类似的景况和反应。
外力的确可以使你的身体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因而觉得快乐。但你必须适可而止,你无法藉外力得到连续不断的快乐。例如,暴饮和暴食,都会使你得不偿失;而且,很多使你快乐的东西还对身体有害。现代的健康常识告诉你,每天吞云吐雾,或嚼食槟榔,就比常人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癌症。
如果“快乐”是有负担或有后遗症的,就不是真正的快乐。
“暂时之乐”与“恒久之乐”
“快乐”有短时间的“暂时之乐”,及长时间的“恒久之乐”。
通常一般所说的“快乐”都是指短时间的“暂时之乐”,例如各种感官、欲望的满足;也包括纯精神的好奇心、好胜心、爱美心的满足。
吃一餐美食,看一场画展,都会给你短时间的快乐,暂时调籍你的心境。
古人所说的人生四大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都是乐之“极致”,但仍然都是暂时之乐。
“暂时之乐”的特点是具有“对比”,对比愈强烈,快乐也就愈大。偶而吃一顿山珍海味,那是一种享受,但天天大鱼大肉,就失去对比而不觉其乐。人生四大乐事之所以是乐之极致,是因为具有最强烈的对比。
和暂时之乐相对的是“恒久之乐”,那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优美无负担的“好心境”;儒家说那是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推之极致,佛家称其为“涅盘”,那是把一切放下,唯一实存的只剩下“智慧”的一种光明性,一种全然的心灵自由。
任何人都会有暂时的好心境,即使是悲观的人,偶而也会有好心境出现,但最难就是“持久”。常人都会有心境的起伏,没有持续的好心境。一个人的好心境和坏心境会交替出现,乐观者通常有较长的好心境,而悲观者有较长的坏心境。
一个人的修为要达到智者(君子)的层次,才能有恒长的好心境。例如,孔老夫子在七十岁时做到了“从心所欲”,那就是一种至高的好心境,几乎已是超凡入圣,常人倾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够达到。
快乐的要素
有人说,快乐的要素依序为:财富、健康、美满的婚姻、理想的工作、及孝顺的子女。真的是如此吗?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快乐的要素。所谓要素,就是必要的条件:“财富”有必要吗?根据统计,多数的亿万富翁都并不快乐;“健康”有必要吗?孔子的弟子颜回又穷又多病,却过得非常快活,孔子还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其实,达到快乐的要素只有一项,就是具备生活中的“智慧”。所谓生活智慧,不是智者才有的那种形而上的大智慧,而是一个人的EQ(情绪智商)。说得具体些,就是“乐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具生活智慧,或高EQ的人,对人生的态度就必定会乐观和积极;反之,一个悲观而消极的人,也就一定EQ低落。
至于财富、健康......都是快乐之源,只能说是达到快乐的充分条件,都有加强快乐的作用。相较之下,只有“生活智慧”,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我们更强调快乐的必要条件是“乐观”还要加上“积极”。在街头,你偶而会看到乐观而懒散的流浪汉;另外,据说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狂傲,却都是积极而不知休息的人。乐观和积极二者缺一,就不具备生活的智慧,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快乐与否决定于个人“人生观”的选择。你选择乐观、积极,你就能得到快乐;你选择悲观、消极,你就永远得不到快乐。
中庸之道即快乐之道
“中庸之道”给你作人处世,及享受物资欲望时的余裕 (margin),使你免于犯错、免于纵欲的各种后遗症,因而避免了许多苦恼,同时也增加了得到快乐的机会。
具有生活智慧的人,也就是高EQ的人,就会经过理性判断,在生活上经常采取中庸之道,就连面对“乐观和积极”的理念时也不例外。例如,一个人应该随时保持乐观的态度,但也不是漠视任何危险的那种鸵鸟式的“绝对乐观”。一个人做事要积极,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效率”;在态度上更要从容,不要鲁莽。举例说,一个辛勤的柴夫,不能只顾砍柴,也不要忘记在休息时把柴刀磨利。一个人做事积极而没有效率,就不足为取。
很多东西,譬如财富,过与不及都不会使人快乐。根据统计,最富有的人多半不快乐,管理庞大的财产使他们伤神。穷人则维持温饱都有困难,当然也不会快乐。研究者显示,唯有居中的“中产阶级”能够享受物欲,同时也拥有钱财带来的自由,是社会上最快乐的一群。
适度的名、利,适度的“感官之乐”,都会给人带来快乐而无负作用。但是,一个人只要需索无度,快乐很快就变成痛苦;就会“乐极而生悲”。
“中庸之道”也包括“对人宽宏,对物舍得”。当你对人宽宏,就会减少许多人际间的摩擦,甚至得到意想不到的善意回馈。当你对物舍得,就不再斤斤计较,不再为物所困,就会拥有“大自然皆我所有”的那种豁达的胸襟。
所以,“中庸之道”才是快乐之道;适度则乐!一到极端就会适得其反,快乐就会变成苦恼。
当下的快乐
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认为“回忆”最乐。尤其是老年人,如果他们在年轻的岁月留下许多欢乐及令他感动的回忆,就可以在年老时经常回想那些美好的时光,因而感到快乐。
曾有一个故事说到一个快乐的老人,当别人问起他快乐的秘诀,他说:“快乐的秘诀就是准备一本照相簿,里面藏有你过去所有珍贵的、难忘的镜头,包括某次狂欢的生日派对,某次难忘的旅行,某次你得到网球冠军……总之,一切美好的记忆。然后,每天都去翻一次这本照相簿,你就会天天快乐无穷。”
也有人认为“期待”最乐。你看一对情侣在下一次见面前的相互思念,他们想象着见面时的种种乐趣,心中就会充满了甜美。而且,那种感觉还可以经过想象而无限地扩大。另外,花钱也可以买到期望,有人不断地买乐透彩券,就是要买那种“想象自己中奖”的快乐。
没错!回忆过去与期待未来都给人快乐,但却都是虚幻的快乐,都不是品质最高的快乐。相较之下,只有“当下的快乐”才是最真实的快乐。你到了巴黎凯旋门,与其照一堆照片后匆匆离开,回家后才去欣赏那些照片,何不多花点时间驻足观赏那宏伟的建筑及凯旋门上壮丽的人物浮雕。那种亲临其境的立体感和艺术感,绝非事后从照片上的回忆可比。
令你快乐的事都是美好的,回忆与期望当然都不例外;但总该排个优先级,要多多体会每个当下那种真实的快乐,不要让“想象”的快乐喧宾夺主才好。
幸福是一种理性自觉
快乐是一种非自主性的“反应”,而幸福则是出于理性的“自觉”。“幸福”是在我们有幸福的意识时才存在;如果你不自觉幸福,既使人人都羡慕你的福气,你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的感受是出于理性地,对自己不同时空,两种身、心状态的比较。这种比较通常产生于下意识,但其结果必须经过理性的检验再回归感性,因而使你感动,甚至感受强烈的心灵震撼。
譬如你缺少一双新鞋子,在选购鞋子时忽然发现有人缺少的却是一双脚,因内心的感动而倍加珍惜你的一双会跑路的脚。
一对一路上挨饿受冻,由战区逃出来的兄弟俩,当他们在自由区尝到第一口白饭时,想到过去的艰辛而不仅感激零涕,那第一口白饭也特别香甜。
幸福的感受也常常发生于养儿育女时。当你自己也做了父母,便会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恩情而心生感激,那就是幸福。
静态及动态的幸福
幸福有两种状态:即静的及动的状态。静的状态是个人的良好生存状态(well-being),或称“泰然状态”。动的状态则是出于个人对两种情况,例如过去和现在,加以对比而实时产生的一种感动(touching)。
人在“泰然状态”下具有较高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包括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当一个人能够感觉到充分的自由,生命不受威胁,生活虽不富有,也能远离贫穷;于是,心灵常处于一种安全、舒适,也就是泰然的状态。一个人能够长时期处于泰然状态,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恒久之乐”的基础。
反之,人就是处于一种病态的,也就是不幸的生存状态(ill-being),譬如长时期的烦恼、巨大的压力、负债或破产。
一般人都很容易感受到动态的幸福,例如“金榜题名时”的强烈震撼;如果一个人同时在心中还有“十载寒窗”那种对比,就会感觉得来不易而认为那是一种幸福。相反的,如果他觉得“志在必得”就未必感觉那是一种幸福,但仍会认为那是一种人生至乐,因为金榜题名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至于人生四大乐事中的“久旱逢甘雨”和“他乡遇故知”,其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和震撼,所以会给人一种充沛的幸福感。
对于静态的幸福,则多数人都不会察觉。例如,一般人不会觉得“平安就是福”,甚至觉得那种平凡的状态是寂寞,是无聊。
其实,人的生活和工作本来就有相当的固定性和习惯性,所以每天例常的日子本来就是平淡无奇。也就是说,唯有觉醒的人才能感受到平淡中的幸福,而多数人都是沈睡者,都不能觉察到身边的幸福的。
禅宗大师郑石岩启示我们说:“如果我们有好的觉察,每天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使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多采多姿。”
聪明的人才幸福吗?
一个人要名利双收,必须绝顶聪明,也就是要有极高的IQ。但如果仅仅想在生活上感到幸福,只要有生活的智慧,也就是较高的EQ即可。
一个人的聪明和他是否幸福是无关的。一个高 IQ 的人可能很会赚钱,但他未必会把钱用在正当的地方,所以有钱未必能提高他的生活质量而使他幸福。
一个人能否感觉到幸福,该用他的 EQ来衡量。一个人对幸福的自觉,是和他的 EQ 成比例的。低 EQ 的人注定一生一世都是沈睡者,一个人的 EQ 要到达某一程度他才会觉醒和知福,还要有更高的 EQ 他才会惜福。一个懂得惜福的人就必定能够幸福。
一个IQ极低的白痴,因为无知而没有烦恼,他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但常人无法假装胡涂,也就无法获得“无知之乐”。儿童的纯真也是无知之乐,通常也是无法学习的;成人能够恢复纯真,拾回赤子之心的是极少的。
所以,一个聪明的人还要有较高的EQ才会拥有幸福。而社会上有许多聪明而EQ不够的人,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成为不快乐的人。
古人对物欲和快乐的看法
自古以来的中外哲人多半对“物欲”持负面看法,主张节制物欲,专注精神之乐,他们都算是温和的禁欲者。古代的物资是不发达的,一般百姓是贫穷的,而人心是贪婪的,所以主张禁欲有其正当的时代背景。
古代另有一派绝对的禁欲者,他们主张戒绝一切物欲,追求心灵的提升;个人也对人生以“苦行”的方式来修行,却经常因为无法战胜欲念而产生深切的自责,反而把人生弄得痛苦不堪。
和绝对的禁欲者相反的是纵欲的一派,他们大部分是有钱的贵族,强调物欲的享受,每天过着大吃大喝的糜烂生活,但心灵上并不快乐,他们和绝对禁欲者正好是相反的极端。凡是“极端”就会有极大的偏失,就是不足以取的。
东方的佛家要你放下一切我执,物欲当然也包括在内,而且是主要的我执。所以佛家的要求,尤其对僧侣本身,近乎禁欲。儒家的看法虽然比较中性,仍然主张安贫乐道,主张节制物欲,也是温和的禁欲者。
历史上只有道家主张有限度地享受物欲,对物欲有较为正面的看法。道家都是自然主义者,反对禁欲,也不纵欲;主张要顺应自然,认为人类应该和自然保持和谐,道家最高的理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晋朝的陶渊明隐居田园,不求富贵闻达,也不拘泥于物欲享受,日常以耕读饮酒自娱,就是历史上最和谐的人物,也因而拥有最圆融的人生。
现代人的快乐
在古代那种物资不充裕的环境,加上专制君主在各处攻城略地引发的大小战争,人民能够连续数年的丰衣足食已经算是太平盛世。物资的缺乏加上战争频仍,在古代那种环境主张温和的禁欲是有其合理性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上的已开发和开发中国家都物资充沛;富裕的“中产阶级”,包含所有的高知识分子,已经是社会的主流。更拜自由经济之赐,一般民生用品都物美价廉;中产阶级在温饱之余,更可以拥有各种家用电器,像冰箱、电视、冷气、音响,甚至个人计算机、行动电话,都早已不是奢侈品。
今天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和物资享受早已超越古代的帝王,在这样不寻常的状态之下,我们该如何审视古人对物欲的看法?又该怎样来界定合理的物欲享受而不至流于纵欲的极端呢?
古人说“知足常乐”,是要你安贫而知足,所以那是禁欲式的知足。到了物资丰裕的今天,禁欲式的知足已不合时宜。我们应该以“中庸之道”来衡量“知足”,把安贫的知足修正为中产阶级的知足,也自然避免了禁欲或纵欲的极端。
所谓“中产阶级的知足”,就是要以中产阶级的收入“量入为出”,做为生活的准则。作一个保守的中产阶级,你不必拥有豪宅名车,但你仍可以拥有几十坪大小的私有住宅,及喜美、或嘉年华那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你也可以拥有几乎是人手一机的行动电话,和可以连上因特网的手提电脑。
以中产阶级的收入,你已经可以拥有私宅和轿车,及一切现代化科技产品的便利,为何还要追求更多的财富呢?一个人能够消耗的物资非常有限,再多的财富你也无法真正地享受,豪宅名车只是超出实际需求的一种虚荣而已。
现代化的生活,有其优点,当然也有缺点。三、四十年前我们仍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习惯于粗茶淡饭。一般来说,我们在那个时代反而吃得较为健康,而且每天都要做许多体力劳动(例如骑脚踏车上学和上班),也自然就有了运动。但是,人是好逸恶劳的,到了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有了各种代替体力的大型家电用品及交通工具,加上市售的稍微加温即可食用的成品食物(processed food);人都变得养尊处优了,生活得反而不如过去来得健康。
所以,今天我们有钱去吃喝,但要选择健康食品;减少了生活中自然的劳动,就要代之以特意的运动。今天我们能够以“中庸”的眼光来看待“物欲”,应该知道健康的身体仍是重要的快乐之源;有了好身体,你才能享受物欲。
真正的快乐
古代的哲人都告诉我们“真乐”是一种精神之乐。而且,真乐并非是暂时的兴奋,而是一种持久的、宁静无郁的心境。
真正的快乐建立于一个人的自悟、自信和自重之上,它是个人经过内心自省的成果。真乐是一种对生命的满足与喜悦,是一种恒久之乐。
古人定义的“真乐”标准极高,那种境界已达智者的层次。精神之乐给一个智者最大的满足;相对的,物欲之乐已经微不足道。像庄子那种逍遥的境界,可以上达天人合一,完全摒弃物欲,常人是很难望其项背的。
常人能够做到一个“觉醒”的人,已经是社会上的少数。一个人能够有恒长无郁的好心境,称得上是智者的,怕只有人类的亿万分之一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能够称为智者的也只有孔子、庄子、阳明子等少数几个人而已。
所以,我们应该退而求其次,设想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够有十分之八、九的时间具有好心境,也就算是拥有恒久之乐了。那短时间的坏心情,表示一个人即使碰到很大的不幸,也不会郁郁终日,而能于极短的时间恢复好心境。
古人那种纯精神的真乐难求!我们也该定义一个广义的真乐来替代:只要是没有负作用或后遗症的快乐,包括精神与感官之乐,都算是真乐。
在这样广义的“真乐”标准之下,人人不必以圣人为标竿,仍能做一个快乐的凡夫。你只要能够大部分时间保持好心境,仍旧可以保有一些“喜怒哀乐”的人性弱点而不必自责;你只要把重点摆在精神之乐,在好心情之下有节制地享受物欲,那就是真正的快乐。
达到幸福的快捷方式
在“如何克服烦恼,建立好心境”一文中,提到“使命感”是直达“好心境”的快捷方式,那当然也就是达到幸福的快捷方式。
马斯洛(Maslow)的金字塔,将人性需求大分为三类:从底层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到中层爱和被尊重的需求,都是一般世俗的欲望;而在金字塔顶端的创造与实现(creation and fulfillment)的需求,是人性中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满足,也是人生的登峰造极,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一般来说,一个人要先把肚子填饱并免于恐惧,才会进一步要求爱与被尊重,以及要求更进一步的自我实现。但诡异的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却可以超越世俗的需求,直接跨过金字塔的底层和中层而达于顶层。
世上有这样的人物吗?古人有安于贫穷的颜回,今人有终生为穷人服务的特里萨修女。他们都找到了达到幸福的快捷方式,直达金字塔的顶层。
结语
古人之所以崇尚节欲,不把物欲、感官之乐看成是真乐,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贫穷的,而人心是贪婪的,“适可而止”的标准极难界定。
虽然本文以现代富裕的社会为基础而推崇包含物欲的真乐,也极力申述合理地享受物欲的正当性;我们仍要强调,人生最大的快乐来自“创造和实践”。人生只要具备了个人特殊的意义和目标,就会激起我们的使命感和对生活的热情。而个人针对目标不断地奋斗和实践,其本身就是持久之乐,那也是达到真乐最快速的快捷方式。
不论你是要享受含物欲的真乐,或者希望有一个创造和实践的人生,首先你必须从沉睡中“觉醒”,作自己的主人;否则,本文对你就毫无意义。
讨论问题
1. 你认同本文对快乐和幸福的定义吗?否则,说说看你对快乐和幸福的特殊认知?
2. 有人说,如果你认为那叫做幸福,那便是幸福;例如,一个守财奴每天数他的钞票就快乐无穷,你觉得那是幸福吗?
3. 人随着本性寻求的快乐,例如吃、喝、嫖、赌,为什么总是有害的居多呢?
4. 一个人如果“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也算是幸福吗?他是不是不知惜福而很容易把他的福气丢掉呢?
5. 快乐和痛苦的感觉一定是相反而不能并存的吗?你觉得“不幸中之大幸”那种感觉是痛苦还是快乐呢?还是都有?
6. 道家都是“乐观而消极”者,你觉得他们那种“海阔天空”的生活是真正的快乐吗?
7. 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就会觉得既安全、又快乐,你怎样看待那样的快乐?
8. 既然人生最大的快乐来自“创造和实践”,你觉得每个人都该有这样的抱负吗?是否有时反而会导致一个失败的人生呢?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