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确实存在,但并不是平等地分给每一个人,而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节选之 成功八分交际,朋友多了路好走
《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节选之 成功九分习惯: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
1.成功的确有运气的成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运气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这其中除了努力程度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运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努力,可就是没有发财,而另外有些人却因为一些意外的机会发了财。
“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曾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38位的张果喜就是这类成功者的典型例子。他本来没想发财,只是想解决一下生存问题,后来竟不期而遇地发了财。
1972年,张果喜受在江西余江当地下放的上海知青的影响,怀揣200元,到上海找生路。偶然的机会,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上海雕刻艺术厂发现,一个雕刻樟木箱竟可卖200多块钱。张顿时灵机触发,立刻返回老家按照上海生产樟木箱的程序“依葫芦画瓢”。半年后张氏第一只雕刻樟木箱出品。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张自己制作的第一只产品参加了广交会,并幸运地拿到了20套樟木箱的订单,赚了1万多元。这是张掘得的第一桶金。张的创业资本,为变卖家产所得1400元以及江西余江当地盛产的樟木原料。张目前身家据《福布斯》估计为12亿元人民币。如果没有30年前的那次上海之行,现在的张还可只能只是江西余江乡下的一芥农夫,天天为吃饱肚子斤斤计较。
看来,成功确实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还有一部分取决于天意、运气、机遇等一类的东西。但我奉劝各位,当运气还没有降临到你头上的时候,请不要气馁。因为,机会往往是在意外的时候降临的。只要你不断地努力,好运一定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有一位商人,最初继承父业做珠宝生意,但他缺乏先辈对珠宝行业的明察秋毫,经营入不敷出,几年时间,就将父亲留下的全城最大的珠宝店赔光了,只好将珠宝店关门变卖。
他认为自己不是缺乏经营才干,而是珠宝行业投资大、技术性强、陷阱多、风险大,他决定改行做服装生意,认为服装生意周期短,资金流动快,不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肯定能成功。于是,他变卖了部分家产,开了一家服装店。可是,他每次进的服装款式,都比市场流行的慢一拍,经常造成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过了三年,他已经没有资金组织货源,引进新款服装了。他只好变卖了服装店。
变卖了服装店之后,他认为服装流行趋势变化太快,自己不敏感,不适于做服装生意。于是他将剩余不多的资金,开了一家饭店。他想,这种简单的生意不会再赔了。可是,他又错了。他眼睁睁地看着邻家饭店宾客盈门,而自家饭店门可罗雀。最后,连雇工也纷纷跑到别的饭店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孤零零地面对失败。
后来,他又尝试做了化妆品生意、钟表生意等,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50多岁了。从经营父亲留下的珠宝店至今,近30年的时间全被失败占满,宝贵的青春年华也已凋谢,斑白的双鬓使他相信,他没有丝毫的经商才能,他不应该经商。
在盘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他感到很绝望。他想,既然自己已没有能力创业了,那就给自己买块墓地留着,等到自己谢世时,也算有个归宿。他盘算了自己的家底,用剩余的钱为自己买了一块墓地。
“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决不放弃的人。”墓地所在是一片极其荒僻的土地,离 1 城有5公里,有钱的人,甚至没多少钱的人,也不会到这么荒凉的地方来买墓地。
可是奇迹发生了。就在他办完这块墓地产权手续的一个月后,这座城市公布了一项建设环城高速公路的计划。他的墓地恰恰处在环城路内侧,紧靠一个十字路口。公路两旁的土地一夜间价格倍增,他的墓地更是涨了好多倍。结果,他发财了。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绝望之举却成了给他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他灵机一动,自己为何不做房地产生意呢?说做便做。他卖了这块墓地,又购买了一些他认为有升值潜力的土地。仅仅过了5年,他成了全城最大的房产业主。这个最终以房地产业功成名就的商人给自己留下的墓志铭是:“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决不放弃的人。”是的,机会决不是等来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富于奋斗精神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会的人们。
2.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GOOGLE_AD_CLIENT = "PUB-0149582512245117"; /* 250X250, 创建于 08-6-17 */ GOOGLE_AD_SLOT = "7907118103"; GOOGLE_AD_WIDTH = 250; GOOGLE_AD_HEIGHT = 250; //--> 机会总是暗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你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发现机会无处不在,但如果你是生活中的粗心人,那么你只能看到生活平静如水的表面。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在无聊、枯燥地过着一日重复一日的生活,却很难去发现蕴藏在生活之中的机会,偏偏 机会又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你没有一双识别机会的慧眼或看到机会而没有把握好,机会就可能与你擦肩而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赢得任何机会。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不要等到比原来还少。 小时候,有一次我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鸟。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小鸟受撒下的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 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小鸟,共有几十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小鸟走进了箱子。我正要拉绳子,又觉得还有3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3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3只。我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 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 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我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我连一只小鸟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机会却稍纵即逝,一定要抓住机会。 有“中国鸡王”之称的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韩伟就是因为抓住了机会而一举成功的。 1956年,韩伟出生于大连三涧堡镇东泥河村一户农民家庭。他读书不多,仅初中毕业。他有着不错的木匠手艺,并略懂畜牧知识,因此在70年代中期被招为三涧镇畜牧助理员。1984年韩辞职下海,创业本金为从亲友处借来的3000元,豢养蛋鸡50只;同年底,韩从银行贷款15万元,开始兴办养鸡场,一举成为大连最大的养鸡专业户,同时亦成为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此举所冒风险极大,而最大风险在于银行。他之所以能在无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出如许一笔巨款,原因在于当时大连市正在大搞“菜篮子工程”,他的鸡场扩建计划正是“急政府之所急”。在政府支持下,韩很快又贷款集资208万元,建起一座占地44亩,建筑面积8000平米,饲养8万只鸡的现代化养鸡场。从这一点说,韩不愧为一个顺时而动,把握政策机遇的弄潮儿。韩白手起家,其鸡场第一年产值便达210万元,这也是韩掘得的第一桶金。他目 9 前个人身家据估计达4.5亿元。 机遇是随机出现的、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偶然因素,但有时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缺少像成功者那样的机遇。尽管机遇从其本身来看,并不是一个能够人为地加以控制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努力用心去把握一些机遇,迎接运气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