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店,摆放着古典名著与世界经典著作的书架整整齐齐;反观摆放介绍各种成功经验的快餐式畅销书在架子却杂乱无章,书本褶皱。是人们爱惜书本、珍惜古典名著?当然不是。是经典被束之高阁,鲜有人问津,而介绍成功经验的畅销书却广受追捧。
翻开其中的几本,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经典语录》。也许你会为其中精辟的句子感到热血澎湃,会为成功的案例拍案叫绝,甚至对其中的道理如获至宝。
其实,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功经典”中无论文章语言如何汪洋恣肆,事例如何琳琅满目,但关键内容无非在“才”和“志”。
才即才干,文韬武略;志即意志,仁义礼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才不行,无志亦不行。
然而,即使明白个中道理,懂得书中所说字字句句都是真知灼见,对大多数人,尤其是为生活所困的青年来说,依旧不能改变现实。尤其是看到“当下社会功利至上,裙带盛行,出身门第代替了后天努力”。所谓“穷丑矬”奋斗终生抵不过“高富帅”吹灰之力。
于是“现实”告诉我们要求学会质疑,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多人开始质疑这些书本上所言的 “奋斗履历”,发现盖茨20岁创立微软,离不开身为IBM高管的母亲的推荐与支持,巴菲特5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实际上是在身为议员的父亲在证券交易所负责人带领下指导巴菲特的投资。
于是,不满、愤懑充斥于世,甚至觉得书本上的东西均是谎言。
可是抱怨过后,我们依旧要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书本只是生活其中一方面的写照,不可能完全将现实反映过来,而且世界上本来也没有完完整整的现实。对于奋斗于世间的芸芸众生来说,行走于富人之道也好,行走于穷人之道也好,都没有偏离人之道。而人无论出身、待遇、经历多么不平等,但却有两件事是平等的,一个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另一个是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人生不应该总是面对过去,而是在向着相同的终点前面用同样的时间去完成不一样的冒险。
对于比尔·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你可以羡慕他的出身,但你却不能质疑他的个人奋斗。他的父亲的确是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母亲也曾是IBM的高管,但人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不断前进、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线。盖茨出生时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代理律师,母亲只是一名普通职员,他的父母都是靠一步步努力获得后来的成就。盖茨在他的书中说到:“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烙牛肉饼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对于他自己而言,20岁创立微软,走上了通向世界首富的大路,可以说起步离不开母亲的支持。但是,当时他的身份是哈佛大学法学院高材生,放弃眼前的一切,中途辍学去从事在当时看来名不见经传的电脑行业,还面对没有保证的未来。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需要怎样的高瞻远瞩和审时度势,是他的母亲能完全给予的吗?微软的创始人中另一位保罗·艾伦就是比尔·盖茨的大学同学,当年也是盖茨说服他放弃学业、共同创业,盖茨能说服身边的人与他一样“抛家舍业”,这得需要怎样的人格魅力、超人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
实在不用羡慕所谓的 “高富帅”,人生路上各有各的风景。人生如同一座山峰,每个人起点不同,有的人在山脚下,有的人在山腰上。在山腰上的人可能更快到达山顶,山脚下的人可能十分费力也很难追上前者的步伐。人生高度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也是不一样,立于高山之上固然可以俯瞰万物沧桑,描绘出天地宇宙;但处于山下的人们也可以立足脚下,欣赏一花一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的人何苦拘泥于每个人不同的一,何不开阔自己的眼界,让手中的一不断积累成二,进而三,直至万物。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