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腊月廿二,同事卓惠霞临产住院。向我们报告情况时,小卓不无遗憾地说:看来这小孩是个急性子,多待几天都不行,现在好,小老鼠变成小猪猪了。
小卓希望生个属鼠的孩子,主要是她自己属鼠,“大老鼠生小老鼠,鼠仔鼠女都得。老鼠聪明。”她之所以认定老鼠不俗,参照物就是她自己,漂亮,聪慧。
实际上关于老鼠智慧的传说很多,书籍以及影视作品都不乏其例。民间的“生肖排序说”,有一版本就讲老鼠的讨巧:小小相鼠为何在12生肖里坐第一把交椅,就是它在决定名次的竞跑中大半程趴在牛背上,冲刺阶段才嗖一声落地戮力奋进,巧得冠军。在我老家有一个“老鼠偷鸡蛋”的段子,更将耗子说得可爱无比。鸡蛋这圆咕隆咚的东西,相鼠有齿叼不得,有肢抱不拢,后拱推之又易破碎,怎么办?老鼠眼仔碌碌的方法是:一只用四肢抱紧,然后翻转身来,另一只咬住其尾巴,拉板车或拉雪橇一样拖着走。这一动作可能让一些缺乏合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聪明人听了都会汗颜,两个人的利益,将谁的脊背当垫板恐怕不那么好确定。
坊间传说有可能不靠谱,影视作品更有艺术夸张,现实中的相鼠又如何?我有幸见识了一回。我家老宅前有一解放一江山岛时修建的碉堡,和平年代逐渐废弃,只有我们玩童才去光顾。某年省亲时经过碉堡,顺眼看了看“幼时的乐园”,就发现内里一块石头的斜面上趴着一只老鼠,毛发凌乱,病态显见。不久,一条一米多长的乌稍蛇逶迤而来,又在距老鼠不远的前方逶迤而去,钻入碉堡的一个墙洞。就在蛇尾入洞的刹那,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老鼠四肢立展,霍然毛发熨贴、光润,竟箭一般循洞而去,一会儿就传来“噗”、“噗”的蛇叫声,该是老鼠在向蛇尾发起猛攻——老鼠懂得墙洞不好折身的物理原理,天敌又如何?
“打工文学”鼻祖林坚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湖南有一人家将老鼠作“神明”供奉,已历时三代。说是三年困难时期,野菜树皮观音土都被当作粮食吃得差不多了,这家主人为全家活命,想到了老鼠。他带领全家见鼠洞就掘,居然都能掘得粮食,全家因鼠而渡过难关。“老鼠是咱家的救命恩人”,这一家训现在还在有效下传。这个真实故事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原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是仿生学。
大年初二,打电话给小卓,她说还没生。为了成全母亲的愿望,这只“鼠仔”居然在妈肚子里面多待十多天了,真够孝顺的。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