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驴

作者:未知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2-16

如果干不一样的活,却拿到相同的报酬;甚至干的活少,反而拿到更多的报酬,除了打击了真正做事情的员工的积极性,在整个公司内部滋生了消极怠工的气氛,最后拖垮整个公司,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意义。

有一天,农夫赶着驴和骡一起驮货赶路,驴和骡驮的东西一样多。可是吃早饭的时候,骡吃的饲料比驴多一倍。驴很气愤,一路上没完没了地发牢骚。

他们刚走了一会儿,农夫看见驴有点走不动了,便从它的背上拿下一部分货物,加在骡背上。

又走了一会儿,农夫看到驴累得更加不行了,又取了部分货物。

……

最后驴驮的所有货物都加在骡的身上。

这时,骡回过头对驴说:“喂,朋友,你现在还嫌我吃双倍的饲料吗?”

这故事讽刺有的人一点都吃不了亏。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得到的报酬也应该不一样。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员工做事情才有动力。

如果干不一样的活,却拿到相同的报酬,甚至干的活少,反而拿到更多的报酬,除了打击了真正做事情的员工的积极性,在整个公司内部滋生了消极怠工的气氛,最后拖垮整个公司,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意义。

按劳取酬是一个最最简单的道理,但是能够真正把这个做法贯穿到底的公司并不多。主管很多时候会因为情感、个人喜好、面子等等和公司整体运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原因使“磨洋工”,“吹牛”成为整个公司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

我依然记得很久以前一次陪着王董视察的事情。

那次我们在工地看到三个人在铺草皮,他们停停做做,十分懈怠。

问其原因,他们说工资太低,一天只有60元,还不够维持生计。

当时,王董就问,假如给你们加一倍工资,能否铺更多的草皮?

三个立即答应,说那样他们可以做三倍的工作,而结果他们做了原来三倍半的工作。

记得后来王董给我们几个人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人每天铺一坪,付60元;但是后来的工作效果是原来的3.5倍,就生产出210元的价值,只需要支付120元工资。员工因为得到了加薪,积极性必然大大提升;公司则为此增加了效益和收益,双方各有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很多时候,主管不能仅仅只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觉得员工只能做多少事情,而应该从员工实际的情况来看,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所拿的报酬,是否真正和他们的能力相适应,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付出无法在公司得到非常正面的反应和回馈,拍拍屁股走人,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员工流动率居高不下,更多时候,主管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智慧人生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