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个富翁出海观光时遇难,被一个渔夫救起。富翁决定给渔夫一大笔钱作为报答。他想出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现在就将自己目前资产的百分之五,大约200万元送给渔夫;
另一个是待十年后,将自己那时资产的百分之二十相赠。
富翁之所以想到两个方案,是眼下正闹世界金融危机,他想如果恩人选择了获利更多的第二个方案,自己现在就可以多一点儿抗风险和图发展的保障。他带着公证人去见渔夫,把自己的意思说了。
这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渔夫自然非常高兴。可是他同时又很为难:
按理他要选第二个方案,但他又异常担心,十年后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富翁十年后资产严重缩水甚至破产,自己岂不亏大了?选择第一个方案吧,又怕十年后富翁的产业到时又剧增,让自己不甘心。
这样左右寻思,难做决断。富翁就让他好好想3天,再做最终的决定。
故事就先讲到这里。若问渔夫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且容我稍后交代。
现实中,我们尽管鲜能遇到渔夫这样的极其重大的选择,但事实上选择却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
如果你家世很好,你一定会为清闲一点儿吃老本还是吃苦一点儿干出点儿大事而两难。你要是运气不差,一下子有三五个用人单位等你这把米去下锅,你一定会愁得茶饭不思睡不安神。
打开冰箱,如果有了3种以上的菜,你就得选择究竟做什么菜迎合自己的胃口;打开衣橱,如果里面有3套以上的可选衣服,你就要花一番心思。你要是够帅或够靓,丘比特之箭向你频频射来,你就会在几个备选者之中权衡;
购物为什么俗称逛商场?还不是因为进入视线的东西太多,不容你第一时间决断。买房多叫跑房,道理是一样的。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尽管这些选择跟故事中渔夫遇上的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但人们的反应和渔夫也大致差不离,一样的心焦,困惑,心神不宁。
设想一下,如果冰箱里只剩了一种菜,衣柜只有一两件衣服;如果你吸引异性的软硬件条件一般,出身一般;如果你不是优秀到成为职场香饽饽只是有单位愿意接纳……如果真是这样,哪还有那么多难以选择的烦恼!
看来,选择太多,未必就是好事。就像做选择题,备选项一多,绞尽脑汁不说,做对的几率也极低。
鸡毛蒜皮之流的选择一多,就会让人头昏脑涨;碰到百年难遇的好事,且不止一个选择时,又会怎样呢?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渔夫的选择了:他被这两个闹心的选择弄得焦头烂额,神思恍惚,在次日出海时一不留神,弄丢了船桨,因无法有效控制木船的速度和方向而被突袭而至的飓风骇浪吞噬。他最终丧失了所有的选择权。
励志心得:选择太多,其实就相当于没有选择。但生活中总是充满各种选择与取舍,我们必须在选择中才能前行,在选择后才能成长。然而,无论面对什么选择,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我们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是我们最需要的?什么是对我们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什么又是最适合我们的?什么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然后去选择自己所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选择最好的。切不能跟着自己的欲望走,欲望只能把你推向黑暗的深渊。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