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1968年救火毁容 ■从此不愿再出门 ■为助学重拾勇敢
17岁时因为保护国家财产,王世芬成了远近闻名的救火英雄,但全身90%被烧伤、两臂被切除的遭遇又让她数十年来一直封闭自己,不愿走出家门。直到一个接受她捐助的孩子的来信打动了她,王世芬参加了民间自发的“爱心一百”行动,并成为爱心大使。
美貌少女救火被烧
昨天,记者来到王世芬的住所。60岁的王世芬看不出年龄大小,因为她整个脸全都是烧后裸露的痕迹,皮肤纠集在一起,两只胳膊空荡荡的,全身上下只有眼睛闪耀着亮光。
王世芬的桌前摆放着心爱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年轻美丽,“这是17岁那年照的,我那时喜欢唱歌跳舞,是北京礼花厂里的文艺骨干,没想到照完相就出事了,这也成为最后的美丽了。”
1968年11月1日下午1点多,王世芬吃过午饭去礼花厂上班,师傅和她两人在车间里。师傅让她先去打水,她说一起去,就在这时,王世芬发现打压器出现一点火花,“腾”的一下周围全着了,大火立刻将她扑倒在地上。
“当时感觉耳边呼呼地响,我的全身都在冒热气,但感觉不到疼痛,我被火包围后眼前看不到任何东西,但我想起右手边是电闸,下意识地就摸索到那里,使出力气把闸压下去。”王世芬告诉记者,电闸关掉后,火势被控制住,也避免了电线燃烧的后果,但她已经被烧成一块“焦炭”了。随后,同事把她背了出去。
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关心
当王世芬被送到北大医院时,整个楼道都弥漫着烧焦的气味,经过抢救她脱离了危险。当时的主治医生称她全身90%大面积烧伤,在世界上也是首例存活者。家人、同事、朋友看望她都形成一个规矩,不带镜子,也不流露任何怪异的神色,王世芬还兴致勃勃地等着出院继续工作。在住院期间,周总理派人探望王世芬,毛主席还授予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称号,一时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一天下午,朋友推我出去遛弯儿,我特别开心,进入病房的刹那护士疏忽了,平时她都是先拉帘子再开灯,结果那天她先开了灯,在她去拉帘子的瞬间,我从玻璃里看到了自己的样子,随后就沉默了。”
在北大医院住了5年后,王世芬回到家中,从此很少出家门。“我的样子变化太大了!我一直在尝试克服自己的心理阴影,一晃就是数十年。”
捐助穷学生自己获新生
在家中疗伤的日子里,王世芬自学了心理学、写作等课程,从书中她又找回了当初开朗自信的自己,但走出家门一直是她的门槛,很难跨越。“我害怕看到人们奇怪的眼神。”
今年年中,王世芬看到一个爱心组织拍摄的西海固儿童艰难的求学环境,她主动要求赞助一个穷孩子上学。经过介绍,小芳(化名)成了王世芬的赞助对象。家徒四壁的孩子收到王世芬的捐助,开开心心地走进了初中课堂,并给王世芬来了一封信,称王世芬为“亲爱的妈妈”。
这封信让王世芬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她勇敢地走出家门,参加了爱心行动。王世芬告诉记者,尽管自己终身未婚,但她会把母爱和关怀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帮残疾人树立信心、穷孩子有学上,这是她余生的追求。
晨报记者 周萍 文并摄
线索:邢女士
记者手记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英雄往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刚看到王世芬时,我被震惊了,一个被烧得体无完肤的人,与旁边美丽的照片形成强烈对比。王世芬向我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说在她“隐居”在家、意志消沉的时候,是母亲用尽全部心力去照顾她,不离左右,这些爱让她想把爱回报给更多的人。英雄的数十年很孤独,但她说自己很满足,全家和睦,还能资助他人。从痛苦中寻找心灵的出路,收获的是幸福。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