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可以去找协和医院的蒋教授,糖尿病去找广安门中医院的林教授……”看着记者递过去的“病情清单”,大刚非常熟练地报出了几个专家的姓名和出诊时间。都说他是京城名院名医的“活字典”,果然名不虚传。
大刚名叫刘传刚,从1981年19岁起,一直在首钢当电焊工。大刚小时候泪腺有毛病,21岁时,他慕名找到301医院的一位医生,困扰他多年的眼疾治好了。这让大刚悟出:看病不在名望大小,也不在花钱多少,关键在于找对大夫。
打那时起,大刚便开始留心京城各家医院、大夫的所长。每逢休息日,他便带上马扎儿和一瓶水,骑自行车满城转悠。为了准确了解医生的水平,他不断地向患者求教,把非法号贩子当成“义务调研员”,还装作病人挂号看病……20多年来,大刚积累了4个厚厚的笔记本儿,一本是大夫名册,从全国知名的教授,到小胡同里专治鸡眼的修脚师傅,应有尽有。另三本是患者的咨询记录,密密麻麻近万名患者的姓名、病情、联系方式以及他推荐的大夫。
自从在媒体上公布了家里电话,大刚一家的生活就再也没有平静过。甭管多累,每晚8点到10点,是他雷打不动接听电话咨询的时间,可一家三代5口人挤在60平方米的房子里,孩子又在上学,为了不影响家人,大刚只好躲在狭窄的小过道里。
大刚给推荐的大夫治好了不少人的疑难病。虽然生活拮据,但大刚从不收钱,“我不是‘医托’,和医生之间也没有任何猫腻,要说是,也是个不收钱的穷‘医托’。”大刚选择大夫有自己的标准,得医术和医德“双高”才行。“老百姓看病不容易,不能让他们花冤枉钱。我做这个事,凭的就是良心二字。”
大刚复印了不少巴掌大的小纸片,上面写着:“要健康找大刚,请把您身体的不适告诉我,我会给您选定一个理想的医院、医生”。纸片上留有联系电话,旁边还盖了个章,写着“公益”二字。一次,一位国内外知名的心血管专家偶遇大刚,感慨地对他说:“你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桥梁啊!”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