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植: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潘小平 韩建清来源:人民日报 2006-08-09

梁植: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报记者 潘小平 韩建清

罗雪村绘

广东博罗县园洲镇的军烈属、困难户每年春节前都会收到一位陌生人数百元的慰问金,21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新年的第二天一早,广东博罗县园洲镇的老人们心情就很难平静。并不是因为新的一年已来临,而是因为他们正等着一个人的到来,一个惦记了21年却一直没有见过面的人。他们都叫他“植叔”。

中午,在白耀前村委会的饭堂里,6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家正坐在饭桌旁,盯着大门口。12点时,大伙像炸开了锅,纷纷站起来:“植叔到了!”

“老友,身体还好呀。”坐在最前面72岁的梁灿辉还没回过神,双手就被一个穿着灰色西服,身板挺直,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的长者紧紧地握住了……这位长者就是梁植。他像碰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激动,与老人家们握手、拍肩膀,一个劲地道谢:“感谢大家赏脸来陪我吃饭,大家要吃好呀。”

“植叔好呀。”“植叔有心了!”一句句大声的问候,在小小的饭堂里此起彼伏……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植叔的事,老人家们可都知道不少。

这个说:“植叔今年86岁了,他身体好,一年365天都要去游泳。”那个说:“植叔是白耀前村人,五六岁时父亲就过世了,家里有3兄妹,日子一直过得很困难,他也没念过几年书,40年代就只身到香港谋生了。”这个说:“听说他发展了一个有近万头猪的养猪场。他除了一个养猪场,没有其它实业了。年轻时他还是香港新界区议员。”那个说:“每年光是慰问困难的人就超过三四万元港币。21年来,植叔投入近百万元港币了。如果加上捐助建学校、筑路,绝对超过百万元。”

“植叔好胜。”村支书梁汝棉说,植叔自家养猪场附近种起了芋头,弄得有板有眼,芋头都长得很不错。但他听说家乡有一位能手芋头种得比他好,赶紧打电话回村里了解。回乡探亲时,植叔特意跑到这个农民的地里参观。“植叔当场就向农民请教种芋头的技术,学得特别认真。”

1998年华东水灾时,梁植一下子捐出50万元给灾区群众。有一次,园洲镇政府为表彰他的慈善行为,提出在村里划一块地给他建房子,但梁植不要。大舅子梁淦林劝他说,你不要可转给我,我给政府钱行不行?梁植说不行。要了地就是欠了别人的情,不能欠这种情。

“植叔节俭。”园洲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陈锡镜说:“有一年,我和一批村支书到香港参观学习,顺便拜访了植叔。他请我们吃饭,饭后他把吃剩的几个馒头小心装好带回了家。”他翻开一个记满名字、签名和手印的本子告诉记者:“今年园洲镇接受梁植先生捐助的有220户,有军烈属、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残疾人等,其中重点优抚对象就有33户。”

看着眼前开心的老人,感受着热闹的气氛,梁植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我受过苦。我也是个老人,只是希望大家都关心有困难的人,关心老人!”

“我要把财产的一部分拿出来成立基金会,即使我辞世后,30年内大家都可以继续得到资助。这个意愿我已经写进了遗嘱。”梁植轻轻地说……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学会感恩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