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希望之峰从你的心中消失,让理想成为一种永恒存在

作者:漂流瓶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6-25

大连有个名叫刘福勇的汉子,是个挺有名的业余登山好者。2016年5月21日,他曾成功地登顶珠峰;2016年5月8日,他作为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央视报道组6500米至8000米高山协作组组长,为圣火成功登顶珠峰作出了可贵贡献。

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登顶珠峰的人,或许他应该感谢一个借钱不还的人。

那是1999年,刘福勇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找他借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本来说好到了约定的时间就还钱的,可是后来那个人竟然赖着不给了。多年的朋友,怎么能如此言而无信?被此事弄得心里很难受的他,决定出去散散心。

他开始计划骑车到西宁,后来他却改变计划,登上了青海境内的玉珠峰。站在海拔6178米的山顶上,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白雪皑皑的山峰,他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他想,人只要站得高一些,就没啥想不开的。

他当时就想下次一定要登上一座更高的山峰。他为此做了非常艰苦的准备。

2003年,刘福勇参加了旨在“纪念人类攀登珠峰50周年”的攀登珠峰活动。大家都说刘福勇的体能最好、实力最强,但弄到最后,他却以失败而告终。

那是在海拔8300米的地方,刘福勇眼看着其他人一个个向着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峰登去,心中突然浮起一股恐惧。“也许是第六感告诉我,我们的登山安全系统上出了问题,我有能力上去,但是一旦天气出现问题我将无法活着回来。”他后来这样跟人说。

成功登顶的队友们在摄像机的直播下,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回到营地后,听说刘福勇在8300米的地方掉头下山,都感到又惊讶又惋惜。

几个头儿一合计,准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是为了救队里一个英国队员,才提前折返的,但他在电视直播中,面对“你为什么到了8300米就不再登顶时”的问题,却是很坦荡说:“我就是怕死。”

这次失败,让刘福勇感到非常遗憾。下山的路上,他在心里一直跟自己说一句话:“不要紧,山还在那里,我还会回来。”

回到大连后,他从体力上、耐力上,心理上,进行了更加艰苦更加细致的锻炼与准备。他也在四年之后,终于“回来”了,并且成功地站在了珠峰之巅。

我的一位画家朋友,看过上述这个故事之后跟我说:“登山的人,他不论失败多少次,他都能很清楚在看到‘山还在那里’,可是对于一个画画的人来说,他在一而再而三地失败之后,他就很容易迷失掉他当初想攀登的那座‘山’”

他接着说:“有时候,甚至会怀疑当初那座‘山’是否存在过。因为再也看不见那座‘山’了,他自然也就不再想着‘回来’了。”

“我的一些跟我一起学画画的朋友,之至所以最后没有学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当初想要攀登的那座‘山’,在他们失败过几次之后就从眼前消失了———事实上,是从他们的心中消失了。”

励志心得:是的,不论是登山,还是画画,抑或是干其他的事,最后能够成功的人,都是不论怎么失败,他都会紧紧盯住他曾经想登上的那座“山”不放。那座“山”,不论是在他的眼前,还是在他的心中,都成了一种永恒的存在。一个人只有当他心中的理想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他遇到的所有的挫折和失败,包括害怕牺牲的心理,都会是暂时的,临时的,可以改变的。”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成功之路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