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励志 男儿有志

作者:佚名来源:智慧与成功 2010-02-10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毛泽东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担当重任,成就事业

毛泽东12岁时得过一场大病,从那以后他开始体会到强壮体魄的重要性。后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他特别重视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并且把锻炼身体与磨练意志结合起来。他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一种方法是冷水浴,第一师范校门口有一口水井。每天,天刚蒙蒙亮,毛泽东就起床穿着短裤来到井旁,一桶一桶把水吊上来,从头浇到脚冲洗全身,然后用毛巾擦干,擦了又淋,淋了再擦,直至擦得全身通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照样坚持。他认为这样做一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强壮筋骨;二是可以培养勇敢无畏的气魄和战胜困难的精神。

对于身体锻炼,除了每天坚持洗冷水浴、做“六段运动”外,毛泽东还发明了一套自己的锻炼方法,名之 为:风浴、雨浴、日光浴、空气浴。假日里,他和朋友们爬山涉水,露宿霜天,或风雨中狂奔,或冰河里击水。“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是毛泽东对强身方法的绝好诠释。这一切既强健了体魄,又锻炼了意志。毛泽东在日记中曾豪迈地宣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一九二一年,毛泽东的亲密伙伴罗学瓒在他的一首咏怀诗中,气魄宏大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安得异人起,拔剑斩妖氛。倾洋涤宇宙,重建此乾坤。”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坚信,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必须靠他们这样的“异人”。而他们这些“异人”又依恃什么来超凡脱俗呢?依靠的是过人的意志,正像毛泽东在其《讲堂录》里所说:“山河大地,一无可据,而恃者惟我。”

在领略大自然壮美景色的同时锻炼意志,则是毛泽东进行锻炼的另一方法。湘潭的山清水秀为毛泽东亲近自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毛泽东家门口有两个水塘,这是毛泽东小时候经常游泳的地方,打水仗、游泳,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正因此他对游泳情有独钟。

湖南第一师范的前面就是宽广的湘江,每年5月到10月,毛泽东和几个同学几乎每天都到湘江游泳,有时会横渡湘江。有一年深秋,浓霜满天,毛泽东邀请了几位同学,沿粤汉铁路跑到猴子石旁,随即脱下衣服,稍微活动后就舒臂跃入江中。江水刺骨,可他和伙伴们毫无畏惧,奋臂击水,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一气游到了橘子洲头。在洲上活动片刻,又纵身跃入江中往回游。他们游泳之后,喜欢盘坐在橘子洲头的沙滩上,谈论国家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把游泳作为每天不可缺少的功课,也把游泳作为奔向人生战场的准备。就是这坚持不懈的游泳,造就了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气概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豁达心胸。

毛泽东一生喜登山。只要身体许可,登山如同游泳一样,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湖南省的岳麓山与一师隔江相望,方圆8平方公里,最高峰297米,虽不很高,却也郁郁葱葱。课后,毛泽东常和同学们攀登岳麓山,或在半山腰的爱晚亭中读书、谈天,或登上峰顶,领略湘江两岸的美丽风光。他们也常在雨天、雪天,甚至风雨交加的深夜去登山,在山间奔跑,实行他们的雨浴、雪浴。毛泽东认为“爬山就是前进,使人步步登高,可以尽情地享受山中的新鲜空气、阳光和无限风光,锻炼身体,舒畅胸怀。爬上山顶,举目四望,会有胜利在握、心旷神怡的感觉”。崇山峻岭的怀抱,塑造了毛泽东“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坚定信念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超然气魄。

毛泽东曾感叹:“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由于身体不支造成半途而废,甚至英年早逝而抱恨九泉。”因此,除了重视体能和意志的锻炼,他还总结和完善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思想和理论,以指导人们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强壮民族脊梁。发表在1917年《新青年》杂志上的《体育之研究》就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最好阐释。

在毛泽东看来,“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是体育锻炼的精髓和核心价值,也是能担当大任、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身体是“知识之载,道德之寓”,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就怕没有强健的身体。如果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思想、有学问,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是毛泽东之所以能担当历史大任,做出惊天动地伟业的又一成功之道。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成功之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