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否,在孔子看来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可教的重要因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如果一个人满足于衣食无忧的游手好闲、不思进取,那是最难医治的懒惰、最难教化的习性、最难改善的人生。(中国日报网)
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的第二个价值准则就是敬业。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何为敬业?就是将自己专注投入到工作中,这既是对当下事务以及对自我的一份敬重,又“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
雷锋在日记中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有敬业精神的人就是这样的一滴水、一线阳光、一颗粮食、一颗螺丝钉。虽然再平常不过,但总是迸发出最强的正能量。
敬业奉献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敬业奉献是一种人生操守,一种人生态度。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人立足本职、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如此,不仅个人拥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也有了可靠的保障。
敬业奉献是崇高的思想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好、把平凡的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这种思想境界,看似平常,实则伟大。然而,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现象:做和尚不撞钟者有之;对顾客盛气凌人、冷眼相对者有之;承诺永远只存在于口头上、书面者有之……这种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小。
敬业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展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敬业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总是用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实、做精、做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让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焕发出光彩,其人生价值也就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实现。
无数个“平凡”成就“伟大”,无数个“普通”汇聚“非常”。实现中国梦,在于每一个人的敬业奉献、不懈追求。不管岗位如何平凡,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旺盛的拼搏激情、有争创一流的行动,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书写人生的辉煌。(作者:闲看云起)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