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多经过数次例证和数次反省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嗓门大的人确实强势。
刺激杨多总结经验的是王迪,那个比她大两岁的前辈,初次见面,杨多对她的印象就是长着美声体型的女高音。那次,杨多正趴在电脑上琢磨报表,聚精会神之际,正在打电话的王迪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吓得杨多心里直突突,忍了一会儿,实在受不了,推门而出。
坐在办公室外面的小姑娘正在探头探脑,看见杨多,问了一句,王姐家的物业怎么了?
杨多当时就惊着了,不为小姑娘这句话,而是王迪的高分贝,竟然高得连隐私都没了。当杨多跟部门其他同事提起这个小花絮的时候,大家都心有戚戚焉,迅速共享了被女高音震得心肝脾胃乱颤的经历。头儿还重重地拍了拍杨多的肩膀,说,英雄所见略同,一家人就得进一家门!
这门不难进,杨多说,关键是门槛高了些,每次都绊着人。
王迪跟杨多合作弄一个报表,格式、分析项目什么的都是惯例,统计数据则是杨多负责。王迪说了,这个报表是要给总经理看的,杨多你的数据一定不能出错,要彩打,要装订,要精致。
杨多心想,怎么都是我的事儿啊,你干什么呢?每个月都交报表,本来是惯例,怎么到她这儿就得兴师动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总理准备的呢。好歹,除了杨多的这番腹诽,两人的初次合作总算平安落幕。
第二次,据说是王迪主动提出要跟杨多合作的,杨多听闻此事后的想法很正面很阳光,这是同事认可自己能力的一种表示呀,这颗甜豆让她还稍稍自得了一番,上次的那点儿不愉快也就忽略不计了。
不过,干活之前,王迪还是一如既往地先给杨多上课,先是表扬她在上次的合作中表现很好,自己慧眼识珠,加以调教,定能有一番作为;然后开始讲两人此次合作的重要性,决不能麻痹大意,否则可能影响公司今年的发展规划。
这番说教听得杨多心头冒火,你又不是我的领导,摆出一副“小同志好好干”的架势,什么意思?至于公司的发展规划,我还挺有自知之明的,事关公司发展的项目,恐怕还轮不到我这儿。
王迪讲的是宏观的大道理,你能说她说错了吗?可明明大家都是一般粗细的筷子,就你非得踮起脚尖装旗杆,换成谁都得冷笑三声把你拽回地平线。可是,杨多决定忍了,委屈自己总比得罪别人强,不过,只此一次,今后断不能再给自己找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了。
可惜,杨多的这番隐忍很快就被王迪破了功。
是在头儿和她们俩的小会上,王迪一点儿都不客气,她说杨多的构想有问题,不能只是因为别人有我们就不做,缺了这块儿就是我们将来的劣势。
杨多耐着性子,抿紧嘴巴使劲咽了口唾沫,她觉得如果再放任王迪对自己指手画脚,那将来就永无出头之日了。杨多说,我这么做是从成本考虑,别人已经做得很成熟,我们投入有限,做了又做不好,影响整体效果。
王迪一听就炸了,音调立马狂飙八度:为什么会做不好?干什么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别人能做,我们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我这个人,就是这样,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
什么有理不在声高,杨多忿忿地想,这肯定是那些吃了败仗的人琢磨出来自我安慰用的。王迪的高分贝已经在气势上压倒多数,起码头儿也蔫蔫的,没想这时放下身段扯着嗓子跟她来个山歌对唱。
尽管此刻讨论的不是工作态度问题,王迪打出要干就干最好的口号,有点儿驴唇不对马嘴,但这话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看看王迪,已经被这句话激荡得热情洋溢,后背笔直,身体前倾。杨多突然就想到了斗鸡,可是,让一只兴致盎然的斗鸡回归理性,应该是很难的吧。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