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春节食品,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别有情趣。
除夕之夜的辞旧迎新饭,在北方,都喜欢吃饺子,寓意“交子”。延安地区新年最珍贵的食品是豆腐和枣儿糕(枣几糕是用小米面和枣子做成)。还有一条木制的小鱼,这三种东西完整地装在一个碗中,象征连年有余,有头有尾,生活美满,诸事吉利。云南一带的新年,人们则用大米做成一种饵块,有咸有甜,象征五谷丰登,生活美好。湖南一带家家户户吃糯米糌粑和年糕,欢庆新年。有的地区除夕夜的年饭必上一碗“莲子鱼”和用肉与豆腐炸制的肉圆,鱼的头尾不准吃,寓意吃剩有余;肉圆则合家吃一个,取团圆之意。还有的地方吃炸春卷,或吃以糯米粉和饴糖制成的“欢喜团”等等,皆取新年团圆和喜庆之意。
兄弟民族的年饭很有情趣。蒙古族视白色为吉祥的颜色,春节要摆许多奶制品,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除夕之夜,合家围着火炉吃饺子,向长者敬辞岁酒。壮族在过年时,一次煮很多饭。称吃“压年饭”,象征家有余粮,来年丰收。藏族人在新年里则家家用酥油茶与麦面制成各式各样的点心,还用麦粒和糌粑摆一个元宝式的供品,染上颜色或插上麦穗纸花,合家围着畅饮青稞酒,献哈达,予示一年好收成。傣族人在欢庆新年的团圆宴上,除要摆甘蔗、芭蕉、木瓜、芒果和糯米糌粑外,家家要吃一种用糯米粉、红糖和一种香花制成的“毫咯素”。“毫咯素”外包芭蕉叶,蒸熟后别有清香。他们还吃一种“毫火”。毫火是糯米粉加红糖制成圆片后,经晒干。油炸或火烤而成。东北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同胞在新年时,必食糯米打糕,打糕是先将糯米蒸成饭,再用木棰反复捶打而成,食时佑以豆面、白糖,味美甜香。
台湾和港澳同胞的除夕之夜,也要以美食象征团圆和幸福。在台湾,有的全家老少围坐在置有美酒和火炉的餐桌前,桌上必备鱼圆,肉圆,象征或向往着家、国团圆。有的还吃一种长年菜。因其叶长,寓意健康长寿。在港澳地区,许多人家的团圆饭上则备有冬菇,发菜,鲍鱼等烹制的菜肴。冬菇形似银圆,象征金钱;发菜寓意发财,用发菜炒鸡蛋,则表示“黄金万两”;鲍鱼则取其谐音“包(口袋)余”。
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春节食俗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它寄托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