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坐过公交车者都耳熟能详:“请主动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孕,以及怀抱婴儿者让座,谢谢合作!”这是非常温情的一句话,公交道德指导着我们让座和被让座,演绎着一幕幕温馨的场面:“您请坐”,“谢谢您”。可是也并非都会如此和谐。
据网友在网上发布的视频显示,一月六号上海地铁上一名黄衣女乘客在让座之后,衣着朴素的红衣妇女并未感谢她。让座的女乘客很不满意,称“你咋这么没素质呢你?你起来!要不然你就谢谢我……瞅都不愁我一眼,这什么人啊?我不是在乎一个座位!”之后黄衣女子将红衣女子拽起来,自己也并未坐回原位,而是将一位学生拉到座位上坐好。
给让座的黄衣女子说一句“谢谢您”,是红衣女子最基本的礼仪,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让座者得到一次小小的满足感,大家皆大欢喜,共演社会和谐,怎么就这么难呢?这些年关于公交车上让座的“恩恩怨怨”还真不少。有“老人暴打未让座女孩的”,也有“女子让座遭白眼抢回座位的”…这些让公交广播里那句温暖的“主动让座”的提醒越走越远。
让座的“不宽容”何苦为难被让座者的“不感恩”呢?
“尊老爱幼”、“帮助弱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主动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孕,以及怀抱婴儿者让座”,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公交车上的时尚,成为年轻人的公交习惯,所以就有一些被让座者觉得“让座“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没有让座,那是不可理喻,因此女孩没让座,遭到“彪悍”的老人暴打,而接受让座者理直气壮,说不说“谢谢”,“那有什么关系?”殊不知,让座者中有两种人,除了养成习惯主动让座者,还有一种因公交让座规则下“被”主动让座者,而这部分人,让座本来就“心有不甘”,让了座,“谢谢”都没有得到一个,甚至遭被让座者白眼,岂不是亏大了?所以“把座位抢回来”。
其实,“不宽容”为难“不感恩”也是有社会背景的。这些年来,“好心没有得到好报”的报道也很多,老人倒在地上,好心人搀扶起来,结果就成了“肇事者”,把人送去医院,“病人”家属不到场,自己倒成了“家属”……这些“哑巴吃黄连”的故事一遍遍上演,让“做好事者”摇身一变成为“肇事者”,伤透了那份公德心,所以,人们在做好事的时候也常常带着“戒备心”,带着一种担心,从“坦坦荡荡”做好事,渐渐养成“路见不平”之时先想一想要不要“拔刀相助”的冷漠。
让不让座,是一种公交公德,并没有法律法规约束,说不说谢谢,是一种私德,也没有明确规定,当公德与私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宽容”为难“不感恩”,上演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其实解决这样的冲突很简单:常揣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谢谢”别人,人与人之间往往欠缺的就是一句充满温情的话“请、对不起、打扰了”,“不客气、没关系”,由此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戒备,甚至从陌生走向亲近。“公德还是那个味”,社会却更加温馨和谐,就这么简单。(长安濮存)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