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道德的名词解释

作者:编辑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2-07-13

有关道德的名词解释

【道德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是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人们对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

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各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人所有的某种境界。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建立在以“理"为核心的共相说的理论基础,该说以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的人觉解到了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观念】

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是指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关系的本质概括,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通常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原则是指导学生遵守的基本准则。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但原则性要求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应当达到的要求,但在执行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处理。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规范是五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

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现象的内容之一。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在道德生活中的体现。

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规范,都是从相应的时代要求和阶级利益出发,经过概括而形成的,并用以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指判断善和恶、正当和不正当、正义和非正义、荣和辱、诚实和虚伪、权利和义务等道德准则。人们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为,就是善行;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恶行。

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又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自觉行为的产物。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同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行为,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就是合乎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肯定道德规范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并不否认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任何先进阶级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和进步作用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是最先进的道德规范。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此外还有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许多,都是把一个特定的范围词加在“素质之前”,从而确定所指素质的范围或方向。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 3种作用:①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②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③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体系】

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道德现象包括许多方面。就主要内容看,可以分为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以及与这两方面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现象。这三类道德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道德体系。

一般讲,道德活动经常伴随着其他社会活动一道进行,是道德意识形态的实践基础,并使已形成的道德意识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而道德意识一经形成,对道德活动就有指导作用。并有向道德活动转化的趋势。

道德规范是在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是对一定道德关系的概括,又是对一定社会或利益集团价值观的凝结和确立。它一经产生,又作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准则,指导和制约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变化和道德行为的选择,成为全部道德现象的核心。因此,道德规范体系,即道德规范系统,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种道德体系,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有着它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一定社会有一定社会的道德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有奴隶阶级道德体系、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体系、资产阶级道德体系、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等。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就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坚信某些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具有情绪色彩与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形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需要。一个人具有道德信念,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定向,毫不犹豫地按道德常规行事,而且也能在复杂变化的、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辨明是非、善恶,克服内心矛盾,作出合理的行为抉择并加以执行。这样做就会感到心安理得或满足,否则就会感到不安或内疚。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强大动力,也是人们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强化的重要因素。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舆论和良心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照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或特性。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是指有高度思考能力的个体及群体应当对自然及社会等履行的遵守道德及维护道德的责任。在自然层面中,人类作为道德维护者,享有心智的高度自由及生存的优越条件,故担负有维护生存秩序及道德的不被破坏及协调运转。非人动物由于智力即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不能完全享有,因此不承担道德责任,但是仍旧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如生存权利等一切人类所享有的非局限条件类的权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肯定人的行为的道德责任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有时与“道德义务”含义相同。 道德责任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及自然关系中所应该选择的道德行为和对自然或社会或他人所承担的道德义务。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义务】

在人类的道德生活中,道德义务是指一定经济关系所产生的道德要求。这种要求既表现在人们相互间的各种关系中,也表现在个人对民族、国家、阶级或团体的关系中。一个社会或阶级,为了一定的利益和需要,总是向社会成员提出和规定各方面的道德责任,用以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客观上都必然要求每个人履行他对社会、国家和他人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对社会每个成员来说,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主观上都要认真地选择自己行为的动机,考虑行为的后果。道德责任,反映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道德原则规范。自觉遵守和履行自己在各方面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品质。履行道德责任,要靠内心信念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指的是人们应该遵循的社会道德最低警戒线。《汉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解释“底线” 一词的含义:“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把这个词用到伦理学领域和法学领域,其含义到底是指什么,现在似乎谁都没有说清楚,但按“底线”一词的原意,应该是指道德活动范围或法律活动范围两端的界线(权利的权限界线和义务的责限界线)。道德活动和法律活动应该是也无疑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所以,无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它们都各有其特定的“活动场地”,因而它们的“活动场地”当然也各有其特定的“两端的界线”。

据此,“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这两个概念所分别标志的乃是道德主体活动的限度和法律主体活动的限度。故强调“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其实质在于提醒道德主体和法律主体应当保持其活动的适度,即道德主体应当遵守道德准则,法律主体应该遵守法律准则。 所谓道德底线,就是道德的最起码的基本规范,即对行为主体的最低道德要求。对社会成员而言,社会道德底线是:诚实,厚道,有良心,不损害他人和社会,遵纪守法。道德底线的某些部分与法律接壤,某些部分与法律边线间存在“交叉地带”。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比较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一般包括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确立信念和培养行为习惯等主要环节。与通常的知识教育相比较,道德教育具有广融性、同时性、多端性、重复性、强烈实践性和渐进性等主要特点。确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一般采取正面疏导的方针,实行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经验相结合,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榜样激励和舆论扬抑相结合的方法。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

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道德概念】

【道德品质】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素质】

【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

【道德底线】

【道德教育】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