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宽容是什么?

作者:李玉利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5-05-13

偶然听到一名老师,私底下嘲讽、辱骂自己的学生,心里感到特别地沉重。试想这位老师如果用心教育学生,也许自己的学生不会犯错。学生有毛病,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教导他,同时反思自身是不是存在问题,是不是有没做到的地方。而一味地谩骂,则老师的天职何在?公心何存?

面对不断加剧的各种矛盾,丧失了理性,冷漠甚至麻木不仁,失去一颗宽容之心,采用对抗的方法,只会激化矛盾。敢于正视趋于复杂的种种问题,尊重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理解民意,找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会使冲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有宽宥社会才有希望。让宽容回归,与宽恕握手。

宽容是一种和谐。开诚心,布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包容他人缺点,原谅他人犯的错误,控制住矛盾的发展,不让冲突升级,有利于构造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宽容是一种境界,让他人冷静,引导他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他人从内心忏悔时,就能自觉改正过失,这样就巧妙地化解了对立情绪。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宽容是一种反思。当别人犯错时,或者矛盾存在时,抑或看到负面新闻时,总是埋怨、责骂他人,不但不能化解矛盾,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对立,引发更大的仇恨。心存宽容,用心思考问题的根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多问自己,多思考原因,假如尽力尽责,措施到位,摩擦可能就会避免。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每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引以为戒,防止同样的悲剧发生。保持镇定从容的心态,追本溯源,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增加处理矛盾、稳定社会的智慧。从不足处下手,才能把握进步的方向,增强社会前进的动力。

宽容是一种担当。勇于担当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须以积极的心态,宽容他人,承担责任。当一个人犯错误时,与他心同在,为他伤心,难过,理性、客观、公正看待他的错误,除了真诚、负责对待他人,施加教育引导,警示更多的人走正道之外,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形成有力的举措,对治自身的毛病。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烈的责任心去消除不良影响,同时给他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没有仇恨和唾骂不是宽容,宽容不是冷漠,更不能是麻木不仁。各人自扫门前雪,只能让社会变成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实现公平、正义的合力和凝聚力,会浇灭社会前进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所担当,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扬真善美,唾弃假恶丑,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将为期不远。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懦弱。恰恰相反,宽容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更不是惊慌失措,畏缩不前,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的智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态。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目的,挽救他人,拯救社会,这是宽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正是蔺相如从国家大局出发,深明大义,胸怀大度,原谅廉颇,促成了赵国安如泰山的鼎盛时期;正是唐太宗心存宽容,善纳魏征忠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盛唐局面;也正是新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合作方针,化解与邻国的各种矛盾,共同谋发展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华夏儿女的中国梦提供了源源不尽的动力。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大悲无言无泪,大无声无边。人心不会是靠武力、恫吓、责骂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拥有宽容,社会才会健康发展;常怀宽容之心,人类才能不断文明进步。(作者: 李玉利)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得失之患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