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三

作者:小娃屋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2-06-29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三

俗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流传的一种通俗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性、适应性和地域性。俗语充满了真知灼见,揭示客观事理,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它不仅“摭千古之虑,成一家之言”,而且是“逸文不坠于世,奇言不绝于今”,去雅取俗,口传心授,流传极广。它在历史上名称繁多,如迩言、俚语、俗言、俗谚、谚语、直语、鄙语、善言、常语、鄙言等等。

101、火到猪头烂。

自古“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只要破些银子,把这枕箱买了回来,这事便罢了。(《儒林外史》十三回)

102、火烧眉毛,只顾眼下。

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镜花缘》三十五回)

正是火烧眉毛,只顾眼下。(《禅真逸史》一回)

103、再丑的媳妇也得见公婆。

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官场现形记》十六回)

104、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只见他又把个头儿摇两摇。天师道:“左不是,右不是,还要些什么意思?”(《三宝太监下西洋》十九回)

105、左眼跳了来财哩,右眼跳了挨捶哩。

我陈虎,来到这窝弓峪里,怎么那眼皮儿连不连的只是跳,也不知是跳财还是跳灾。你看后面慌慌张张赶上来的是什么人?(元张国宾《合汗衫》杂剧第四折)

106、功到自然成。

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西游记》三十六回)

107、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你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有势休要使尽了,赶人不可赶上!(《金瓶梅》八十六回)

108、打开窗子说亮话。

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官场现形记》二十七回)

今儿个推开窗户说亮话,就不过看上我长得俊点儿,打算弄到手,做个会说话的玩意儿罢了。(《孽海花》十六回)

109、打肿脸充胖子。

“打肿脸充胖子。”注:言要虚场面。(《泾谚汇录》)

110、赶上鸭子上架。

见河北《沧县志•礼俗》(1933年版)

112、打破沙锅子璺(问)到底。

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元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第四折)

黄庭坚《拙轩颂》有“打破沙盆一问”句。

113、牙打掉往肚子里咽。

宠的那小荷香上头扑脸,叫他象降贼的一般,打掉牙肚里咽。(《醒世姻缘传》四十四回)

114、打着灯笼也没处找。

你要再娶这么一个媳妇儿,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格儿,只怕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去呢!(《红楼梦》十回)

11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巳庵深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通俗编》卷二十九引《普灯录》)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得出来会打洞。(任学愈《俚谣学箕•龙生龙》)

116、好占便宜吃亏。

只是为人不要讨了小便宜,讨了小便宜,就要吃大亏。(《隋唐演义》十回)

117、叫人笑掉了大牙。

笑倒了山翁老傻瓜,为什的大笑哈哈。功名不入渔樵话。呀!打鼓弄琵琶,睡着唱杨家。用尽你机关,笑掉了我的牙。(明冯惟敏《河西六娘子》)

118、只认钱,不认人。

如今人则敬衣衫不敬人,不由我只共钱亲人不亲。(元《忍字记》杂剧楔子)

119、只有千日作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但是俗语说的话:“只有千日作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天长日久,总有疏懈的时候。(《中国现在记》七回)

120、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只休要撞到我手里,我叫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金瓶梅》二十五回)

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儒林外史》三回)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红楼梦》七回)

121、生米已成熟饭。

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再求一个老太太,没有不完的事。(《红楼梦》六十四回)

须知生米已成熟饭,仗着这匹夫之勇是不能成事的。(《痛史》七回)

122、礼多人不怪。

我见了他们,疑心他们是卫里的司官老爷才从衙门里下来,他们做京官的是不好得罪的。横竖“礼多人不怪”,多做两个揖算得什么!(《官场现形记》三十一回)

123、半截身子入土。

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

124、出头的椽子先烂。

自古没个不散的宴席,出头的椽子先朽烂。(《金瓶梅》八十六回)

125、有后娘就有后爹。

讨了晚娘,就有晚爹。(《通俗常言疏证•家族》引《俗语杂对》)

126、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西游记》十六回)

127、有钱能使鬼推磨。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拼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128、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陶谦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

129、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诸兄是做豪杰的人,岂不知:在家千日好,出门片时难。六月里山东赶到长安,兵部衙门挂号收批回,就耽误了两个月,到八月十五才领了批。(《隋唐演义》十回)

130、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自有天相,惊不至于丧身。万一有甚不测,后事俱在我身上。(《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131、耳朵是棉花做的。

放他出门却不是完全之策,刘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就依着老婆忙去叮嘱张六嫂不要泄露。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醒世恒言》卷八)

1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明吕坤纂《续小儿语》)

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故席上众人,到不曾看出来,却被他向窗隙灯影下,观得仔细。(《金瓶梅》二十四回)

133、当着矬人,不说短话。

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扯三拉四的。俗话说得好“当着矬人,别说短话。”(《红楼梦》四十六回)

134、吃不了兜着走。

你安下人拦住他汉子在院里过夜,却这里要他老婆,我叫你吃不了兜着走!(《金瓶梅》十三回)

135、吃软不吃硬。

这是东翁不会,大凡夫人家吃软不吃硬,你只要和颜悦色,慢慢地说得他回心转意,自然就可以讨得。(《黑籍冤魂》二十一回)

136、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张贵妃权宠,沈后经半年不得御。陈主当御沈后处,暂入即还谓后曰:何不见留?赠以诗云:留人不得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平陈录》)

137、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见河北《南皮县志•风土志•歌谣》(1932年版)

138、忙家不会,会家不忙。

这大圣正是会家不忙,忙家不会,理开铁棒,使一个“乌龙惊地势”,拨开钢叉,又照头便打。(《西游记》二十一回)

139、吓得三魂掉了两魂。

众亲邻正欢娱,语笑频。我则见两个乔人引定个红裙。蓦入堂门,唬得俺三魂掉了二魂。哎,儿也,便做道你不慌呵,我最紧。(元秦简夫《东堂老》杂剧第四折)

140、光棍不吃眼前亏。

要想同他反对几句,又因为他手下人太多,俗语叫光棍不吃眼前亏,我就悄悄的走来了。(《冷眼观》二十四回)

141、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光棍不吃眼前亏。(《通俗编•俚语集对》)

14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做“司马牛之叹”?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红楼梦》四十五回)

143、多则半月,少则十天。

更不然,两边伏兵困住他在里面,多则半月,少则十天命必休矣。此计如何?(《英烈传》四十一回)

144、自家有过,要听人说。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明吕坤纂《续小儿语》)

145、先小人,后君子。

如今先小人后君子。先把房钱讲定后好算帐。(《西游记》八十四回)

咱们先小人,后君子。说明了,我可就给一间的房钱。(《三侠五义》三十二回)

146、杀人不过头点地。

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代表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儿女英雄传》十六回)

147、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哦,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元马致远《任风子》杂剧第二折)

148、后来者居上。

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

149、全凭三寸不烂之舌。

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三国演义》四十二回)

凭着你三寸不烂之舌,休恼我三尺无情铁。(《缀白裘•三国志•刀会》)

150、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件事平平安安过去,不就结了吗?(《官场现形记》二十七回)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俗语大全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