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身居官箴言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先秦《礼记·大学》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海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忍;震撼折冲,可以验我之方;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 ——明 姚舜牧 《药言》
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鬼谷子·卷中·权篇》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休我以死.善我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庄子·大宗师》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儒效》
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 ——汉·杨雄《法言·寡见》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异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唐·赵蕤《长短经·正论》
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养富;俭于公,可以养贵;俭于门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嫔嫱,可以养寿命;俭于心,可以了生死。是谓万物之化柄也。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勤俭》录谭子语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汉·刘向《说苑·敬慎》
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位尊禄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畏;聪明睿作者,守之以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
——《韩诗外传》卷三第三十章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纪孝行》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明·袁黄《摄生三要·聚精》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明 吕坤《呻吟语·修身》
轻言者多悔,轻动者多失,轻诺者寡信,轻毁者寡交,轻合者易离,轻喜者易怒,轻取者必争,倾听者必疑。
世人之愚,每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以淫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以嗔为有威,以赌为有计,以讼为有才。皆小人矣。
——明 吕坤《呻吟语·应务》
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衲,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唯其至德者及之。
——西汉刘向《说苑·敬慎》
盘根错节,可燕窝之才;波流风靡,可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验我之思;震撼折磨,可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验我之量。
——清 曾国藩
跟作者说话时要以渊博为原则;跟拙者说话时要以强辩为原则;跟辩者说话时要以简单为原则;跟贵者说话时要以品味为原则;跟富者说话时要以高雅为原则;跟贫者说话时要以利害为原则;跟贱者说话时要以谦虚为原则;跟勇者说话时要以果敢为原则;跟过者说话时要以进取为原则;所有这些都是待人沟通之术,然而很多人却背道而驰。
——王宗歧在《圣贤论谋略》中译鬼谷子作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明 陈继儒《小窗幽记》
修身者,知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仪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人情莫不欲遂其志,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辩士乐陵讽之辞,贪者乐财货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
----(《人物志·八观》)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