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童谣是留在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最响亮、最纯洁的儿童文学,特别是在农村,那些未经过任何“精雕细琢”的纯朴语言,不但体现了最草根的智慧和文化,也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
生活在城市里,听到那些由教育者编写的“童谣”,没有了其民间的原汁原味,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农村那种“生态”的感觉。民间的童谣虽然语言很不雅致,有的甚至十分难听骂人或带色的,但十分符合农村的文化背景特点。我小时候在农村也是伴着这些“不雅致”的童谣成长过来的,包括那些儿伴,但长大后,一个个却变得十分文明礼貌。所以,民间的“不文明童谣”并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因为,这只是儿童特有的一种乐趣和快乐的记忆。
花了些时间,搜集整理了大量来自民间的草根童谣,虽然语言不文明,现连载出来共大家分享。以前本人对童谣作了解注,现因时间有限,不再作此解注。
1、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门对门,虎对虎,将将(音jiáng,刚好的意思)对到中指拇。
3、生了病,要吃药,啥子药?膏药,啥子膏?牙膏,啥子牙?豆芽,啥子豆?豌豆,啥子湾?台湾,啥子台?抬你进棺材。
4、月亮月亮光光,芝麻芝麻香香,烧死麻大姐,气死幺姑娘。姑娘不要哭,买个娃娃打鼓鼓,鼓鼓叫唤,买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个枕头,枕头开花,结(结婚)个干妈,干妈脚小,气死癞疙宝(哈蟆)。
5、金瓜瓜,银瓜瓜,田头瓜棚搞瓜瓜,瓜瓜打倒小娃娃,娃娃痛得喊妈妈。
6、要屙屎,有草纸,莫扯我的烂席子;要屙尿,有夜壶,莫在床上画地图;要打屁,有罐罐,莫在床上放闷烟。
7、东西街,南北走,出门遇见了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石头,石头咬了狗的手。
8、坐排排,吃果果,没得钱,割耳朵。(小朋友坐成一排,大人分发食物时,会这样哄着)
9、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坐轿轿(轿子),走近城门挨一刀。
10、打牌打牌,幺姑儿回来,吃碗面,吃碗汤,唧咕儿唧咕儿跳起来。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