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提高效率从换句话说就是降低成本。
总管理处对台塑集团成本的控制相当重视。成立总管理处以来,总管理处推动事务改善以及成本合理化之工作,每年均有数百件之多。如此锲而不舍追求之结果,企业内所隐藏诸多不合理之处,皆能藉此发掘、消除,进而奠定成长的坚实基础,使企业的发展受益匪浅。
台塑企业主要产品都是大众化的产品,要占有市场必须靠产品的质量提高与成本的降低。王永庆深信,只有建立在“物美价廉”的基础上,企业才能逐步发展。所以,他对“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不遗余力,孜孜不倦。在台塑企业内,最常讲的一句话是:“多争取一块钱生意,也许要受外在环境的限制;但节省一块钱,可以靠自己努力,节省一块钱就等于净赚一块钱。”
台塑集团是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它的成本的降低主要是产品成本的降低。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台塑总管理处从节约能源、精减人员、降低原料成本等三方面去着手。其中,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料成本属于对物的成本控制,而精减人员属于对人的成本控制,本节主要举例说明台塑总管理处是如何加强对物的成本控制,精减人员将在本书的另一节人员的管理中举例说明。
一、降低原料成本
1.原料产地本地化降低成本
台塑企业鉴于国内上游石化基本原料长期供应不足,自给率仅达38%,以致依赖进口往往被迫购买较贵之原料,损害对外竞争力。因此台塑企业为缓解石化基本原料短缺之困境,经过总管理处幕僚的研究,提出六轻计划,并于1986年获台湾当局核准。台塑石化公司配合六轻计划于1992年成立,负责兴建炼油厂、轻油裂解厂、汽电共生厂等业务,其中炼油厂第一期,轻油裂解厂,汽电共生厂等均已完工生产,加上关系企业一系列石化相关工厂的陆续投料量产,已逐步发挥六轻计划之垂直集成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之营运能力。
2.原料货运直接化降低成本
台塑企业为了节省PVC原料的运费以降低成本,在1981年成立了台湾第一支化学船队,直接从美国与加拿大运回PVC的中间原料二氯乙烷(EDC)。而当时的船公司为了不失掉台塑这一大客户,在风闻台塑有意成立船队之时,即自愿将运费打折,经王永庆派总管理处幕僚人员分析之后发现,打折后的运费还是比自建船队运费高出甚多。因此仍决定自组化学船队。
二、节约能源
在1980年1月与1981年2月,台湾当局两度提高油电价格,对台塑的经营造成极大的冲击。在第一次油电价格变动前,台塑关系企业每年的能源费用是53亿8000万元,经过两次调升之后,能源费用增加至71亿,一共增加了17亿,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
于是,台塑采取下列三种方式,全面推动“节约能源运动”。第一,总管理处成立能源改善专案小组,负责各单位本身有关能源改善事项,不断自行检讨,以求改善之持续进行。第二,总管理处集合各事业部能源改善专人,赴各厂实地了解各厂能源改善之执行情形,一方面学习他厂之长,一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各厂之改善。第三,相关人员通过举办征文、标语及海报比赛,使节约能源之观念深入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脑海中,以促进全厂对节约能源的重视。
就拿电灯来说,台塑一共有十万盏双管日光灯,加装反射罩之后,两支灯管减成一支,其照度反而从过去的250勒克斯增为256勒克斯。虽然投资了六百万元,但是一年下来节省了电费七千万元。同时,一夜之间台塑多出了十万支备用的日光灯。
经过台塑全员的努力,其年改善效益达12亿6800万元,抵销了因油电涨价所增加的绝大部分的能源成本。
成本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提高效率从根本来说就是降低成本,台塑集团通过运用总管理处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