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56页
6.接触鸦片,走向没落

  作为封建王朝没落时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鉴所积累的财富注定不会长久。就在他的跨国财团达到鼎盛时,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鸦片战争。

  前面提到,17世纪初,康熙帝为了清政府的国家财政,下令废除明朝以来施行的禁海令,在东南沿海设立了粤、闽、江、浙四大海关。然而,在开关不久,就因为西方商船在港口的停泊问题极其混乱,每当遇到大量的商船到来时,海关的官员常常无力招架。因而,在1685年春,广东官府便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成立了“十三行”,以此代替官府管理外商。

  在外商中,英商是其中最大的一支贸易队伍,贸易量已超过其他各国的总和。英国人处事十分敏感,常常不能接受中国官府对商船的控制。1792年,在东印度公司的资助下,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马戛尔尼对这次出访充满信心,在谈妥了金钱、爵位和权利三项条件后,就踏上了来华之旅。 1801年,伍秉鉴继承了父亲伍国莹怡和行的业务。伍秉鉴是一个善于钻营、工于心计的人,他与英商的关系甚为密切。后来,清政府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派林则徐来到广州,开展禁烟活动。由于伍秉鉴和英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他也曾多次遭到了林则徐的训斥。 之后,伍秉鉴的商馆仍是英商们乐意光临的场所。据有关资料记载,伍秉鉴及其他中国行商虽然没有接触鸦片生意,但在1817年美国商船私运鸦片被官府查获时,伍秉鉴还是不得不向政府交出了16万两的罚银,其他行商被罚5000两,相当于鸦片价值的50倍。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了。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抗,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条约》和《南京条约》。在这两项条约中,清政府分别向英国赔款600万银元和2100万银元。这两次赔款中,伍氏家族独自就出资110万银元和100万银元,同时在条约中还取消了广州行商管理港口的权力,并且开放口岸由“一口通商”变为了“五口通商”。 1856年,由“亚罗”号事件引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十三行成为了中外交锋的战场。12月15日深夜,中英两方的炮火将这个具有170多年历史的商馆化为了灰烬。 

  第二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得到了清政府的热情款待。但是,中国历来是一个贡国宗藩的国家,就在马戛尔尼朝见时,乾隆要求其下跪,而马戛尔尼却拒绝下跪,这使乾隆帝极为不快。当马戛尔尼再次提出通商贸易的六项要求时,乾隆终于恍然大悟。他盛怒之下,便下达了谕旨,重新颁布了闭关条令,只留下广州一处口岸。 

  这次访问的失败,使惨遭经济损失的英国人意识到,要用外交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已经没有多大的可能。于是,英商便用一种来自于印度殖民地的商品——鸦片,来换取自己失去的商业利益…… 

  一时间,中国上下人人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不振。 

  

  对于和英商来往已久的伍秉鉴来说,断绝了和英商的往来也就相当于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所以,尽管在一次次的训斥

  可是,就在东印度公司用鸦片打开中国市场的时候,英商公司在中国的通商权也被取消。面对如此辽阔、利益如此巨大的中国,英国商人自然不甘屈服,中英贸易摩擦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战争一触即发。 

  

  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州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行商们纷纷从广州去了上海。广州十三行的势力开始逐渐没落,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逐渐被上海、香港取代。就在这一年,伍秉鉴也因病在广州去世。 

  但是,十三行作为中英矛盾冲突的焦点,作为人们指责的对象,却没有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而消失。

  从此,以伍秉鉴为首的十三行便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发表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