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过一篇《真爱》,觉得那个叫杨二车娜姆的女歌唱家说的很对。她说:其实心里非常明白,男欢女爱这种东西,永远不可能长久,永远不可能是最后,但在生命的日子里,让自己的心灵经历一次这样的苦难、这样的恋爱、经历一次这样的惊喜,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自己被自己感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真诚的情感,如果不是这样,你又会用什么去感动别人呢?
自己被自己感动,这也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它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得到,它是由痛苦转化而来的精神果实。
虽然生活中也会有失意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遗憾,但他总是相信那句话:弱者常把失意转化成仇恨,把失望变成绝望,但强者却把失意和绝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那就要靠自己感动自己。虽然这仍是一个孤独者的精神境界,但是却不失为一个真善美的境界。
自己被自己感动,也是一个人的情感从痛苦到美丽的起点,随着时间的迁移,你会发现,你不仅感动了你自己,而且开始感动他人和为他人而感动。这是一种美的轮回,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世界原来是很美丽、很美丽的。
要想打动这个世界,就先感动自己吧!
处在大环境常非我们所能控制,但内在选择往快乐的路或往不快乐的路上走,是我们的自由。
为什么要抱怨
如果抱怨能解除自己心中那股怨气,那么适当地抱怨是可以的;但如果怨气出了仍无法解决问题,或无法移除心中那块石头,那还真是不划算呢!
“这里也塞车,那里也塞车,交通变成这个样子!”打从一上车开始,这位司机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也不时地踩着紧急刹车,好像在测验我的平衡感好不好。
“摩托车也来抢快车道,找死啊!这年头,根本没有人守规矩!”就在我惊魂未定时,他钻进了一条单行道,逆向行驶!“这……这是单行道……”我以为他没有看到标志,小心地提醒他。“我知道!不走这里,什么时候才会到啊?”然后很坦然地闯过一个红灯,“这里没有摄像机,也没有警察……”他露出驾轻就熟的得意神情。
下车后我发了一会儿呆,站在马路旁思考他的逻辑。如果他有逻辑的话,他的推理方式应该是:一切都是“他们”的错,我跟“他们”一起生活,他们犯错,导致我不得不跟着犯错。任何一个怨天尤人的人,总企图找到认同他想法的人。用负面方式寻找认同,大概可以使他们深觉自己因抱怨而出众,因痛苦而伟大。
有一次我在上网时看到一个署名“努力想活得快乐的人”的留言,大意是这样的:他说他努力想让自己活得快乐,但社会复杂,人事复杂,地球上天灾人祸不断发生……他实在不知道怎么有人快乐得起来。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快乐的人都是因为无知肤浅和不知民间疾苦。看样子他一定要等到外在世界变成天堂,他才愿意快乐。或许世界变成天堂,他又会抱怨活得太无聊,生命没有意义。
我一向不喜欢那些“我活得不好,所以也要企图让大家不要太好过”的人,蓄意扩大阴暗面的人,心态中未免都有些“己溺人溺”的卑鄙意图,因而不愿意与他们交流。不快乐是他的权利,他有权利选择。
处在大环境常非我们所能控制,但内在选择往快乐的路或往不快乐的路上走,是我们的自由。
抱怨自然有它的“好处”,因为怪别人很容易,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可以抱怨的地方。不想读书可以怪老师教得差,人际关系不好可以怪大家不了解你,吃得太胖可以怪妈妈或老婆煮的东西太油腻,同事高升可以怪老板偏心,受残破的婚姻折磨半辈子是因为传统压力,而自己升了职可以怪老板故意加重自己的工作,中了彩票也可以抱怨自己还要缴奖金税。我还曾听过一位想当伟大小说家却从没写出任何东西的人抱怨自己没生在大时代,没有战乱,没有流离颠沛,所以他没有素材。
如果我们的情绪像一间屋子,那么,抱怨就像蟑螂和蚂蚁一样,如果你清扫的方式不对,它们就会出现在每一个你不想看到的地方。若你再不加以阻止,它们还会用一种近乎细菌繁殖的速度增生。终有一天,你会觉得没看到几只蟑螂和蚂蚁倒有点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