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溯源•梦想•厚德
——德者脚下路自宽
一、父亲:做人要诚实,要有责任心
我一直认为,修正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得益于父亲的心传。就我们父子而言,不但是血缘上的传承,更是心灵上的传承。
我家祖籍是山东高密,当年,我爷爷带着全家闯关东,在清源县的山脚下开荒种地,安了家。
家父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他这一辈子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要有责任心”的教诲,一直在鞭策着我。
父亲从小没上过学,直到17岁,才在冬闲的时候,去了一家私塾念了两个冬天的书。
父亲一直想去外面体验世界的精彩。但是,直到24岁时才走出大山。
当时辽宁抚顺的名称是“千金寨”,一个充满诱惑的名字。父亲带着淘金梦,走进了“千金寨”。
其实,那里既不叫“千金寨”(抚顺的真正名字叫“千家寨”,不知什么时候以讹传讹变成了“千金寨”),也没有黄金,有的只是遍地的饥民乞丐。换作别人也许会转身还乡,但是父亲没有,既然走出来就决不能轻言放弃,山东人朴素的倔强让他留了下来。
在那里最容易找的工作是去露天煤矿背煤。工钱少得可怜,劳动量却大得惊人。这样的工作父亲一干就是3个月。
就在父亲的体力似乎消耗到了尽头的时候,他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贵人。而这主要源于他的善良。
父亲每次背煤都要经过一个工棚,有一天,他来回几次都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呻吟声,便顺着声音寻去,发现一个人躺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父亲走进了窝棚,一问才知道呻吟之人叫阎相吉,是一个木匠师傅。严重的痔瘘使他坐卧不安,疼痛难忍,能够治疗痔瘘的獾子油在他的亲戚家里,往返路程有20多公里。
一天的工作劳累已使父亲疲惫不堪,但良知告诉他,他不能撇下这个人不管,他必须帮助这个人。问清了地址后,善良的父亲徒步上路了,到了午夜才返回,为阎师傅敷完药后,时间已是下半夜了。
自此,阎师傅和父亲成了莫逆之交。
几天后,阎相吉的病情有所缓解,就带着父亲离开了煤矿,来到城里的一家木匠铺。父亲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生性聪颖、悟性极高,在阎相吉的指点下,没用上两年,就成了“千金寨”里一流的木匠师傅。
阎相吉的病时好时坏,三天两头疼得不能动弹,就得躺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已经拿定主意,自己走到哪里,就要把他带到哪里,一辈子要像伺候父母一样伺候他。后来,阎相吉一直生活在我家,直到病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他们要修一条从通化到达鸭绿江边的铁路,终点站是“缉安”(现今的吉林省集安县)。日本人开始大规模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