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不要迷茫,不要在喧哗中迷失自己

作者:李梅芳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5-05-14

6、7月总是和学生脱不开关系,6月7号高考,6月20号各地开始陆续展开中考,6月25号各学校举办小升初的考试,7月1号毕业生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这两个月让人不得不聚焦于教育,无论是多不关注时事,总是会有关于教育、就业等各种问题弥漫在空气中。

前几天看到篇报道,昆明师大附中录取最低线为800分,旁边的奶奶忧心忡忡,“800分,这得让孩子怎么学啊,我孙子得多累啊”,她家孙子小学三年级,每周除周三晚上,其余时间都在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爸妈都成英语通、数学通了。这么辛苦,付出美好童年的代价,就为了考个好初中,在好初中学习考个好高中,再考个好大学?“然后呢”,我情不自禁恍恍惚惚地问,想到身边985、211或省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同学们。

毕业一年了,随着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如茧破化蝶般进行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型——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化蝶必然是痛苦的,这个过程中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抱怨,特别是关于就业方面,如果要在本省找工作,就不应该去省外读书;不应该在读高中、读大学空学理论而浪费了太多时间,毫无技能,不如读个职校,早早毕业积累工作经验;甚至对比早早踏入社会工作的初中、高中同学,面临起薪低、无存款、无技能、无经验更是万般迷茫……

众生喧哗的时代,必然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集结在一起,让人容易迷失在茫茫的言论中。读书无用论,白领比不上蓝领,本科生起薪比不上农民工,技能学历论……这些声音无处不在,让才出校门的我们更是手足无措。面临就业的尴尬,面临社会经验的缺乏,面临专业技能的匮乏,面临头上学校的光环,面临父母亲人的厚望,我们心中五味陈杂,纵有万般感慨,不知从何说起、向何人说。

近几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对就业的关注,对工作的比较,特别是薪酬方面,让有着名校光环,让从小被称为“好孩子”的莘莘学子失去了优越感。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世界、怀疑真理,找各种借口开脱,甚至迷信什么本命年,逃避现实,说什么关系论、读书无用论、在抱怨、迷茫中碌碌无为,让人感到可笑又可怜,不由得惋惜。

可是,看看小考、中考、高考,不难发现大家还是在努力为考上一个好学校而奋斗。为什么呢?存在即是合理的,对好学校的痴迷,至少折射出我们大多数人更愿意追求更美好的东西,不是说考上名校就高人一等,或者就一劳永逸,而是这个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大学,在向好学校进军而努力的过程中,不正是在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吗?不正是在培养我们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人生态度吗?不正是在让我们明白付出才有回报吗?不正是在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吗?不正是在坚定正确的世界观吗?这个过程中所学到的,所收获的,远远大于那刻着名校印记的毕业证书。

职业教育当然有它的优势,上周央视焦点访谈《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显示了在社会转型期,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性。对于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来说,技能这一实实在在的东西当然是优于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完整知识体系、培养的思维等这些暂时看不出来的东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并不是鼓励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一名技术性人才,而是提倡人才的多元化发展,不局限于读大学等。蓝领工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的先进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努力学习的本科生毕业后就毫无用处。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同的,选择的出发点也各自不一,如果心思全在学习上,善于学习,为什么不努力考个好学校,去与更多优秀人才交流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呢?毕竟工作不是整个人生。如果心思不在此,为什么不选择职业教育,学一技之长呢?人生的价值尺度不是工作,也不应用它来讨论读书有没有用,名校有没有区别,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思想,善于学习的人,有思想的人,总是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无论何时社会都还需要一群有思想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才是世界因我而不同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观点得以自由表达,各种价值观分化冲突,各种声音冲击着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学会了质疑,能更客观地辩证看待世界、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但是,请坚信我们是有用的,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刚踏入社会,我们还要更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之前所学的毫无用处。没有工作经验怎么能和工作了多年的朋友们盲目比较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要迷茫,不要质疑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忘记名校光环,不浮躁,不盲目比较,从头来,拿出学习上的奋斗劲,我相信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你一样能很优秀,一步步进入社会的象牙塔吧!(作者:李梅芳)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人生忠告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