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看到了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是什么让你看到了华美楚辞闪闪发光?是什么让你听到了孔孟思想与百家争鸣?又是什么让你在大唐华章、仙乐飘飘中享受着精深文化的沐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没有人会否认,“学习”才是答案的根本。
学习是人生的调味剂,它给我们的生活添加了酸甜苦辣,带来了是非成败,撒下了爱恨情仇。它能让我们沐浴阳光的温暖,也能让我们感受风雨交加的寒冷。学习无处不在,它让我们懂得了太多东西,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生活,阳光灿烂或是风风雨雨。
有人说,学习让人改变了本性,我想如果没有学习过的人生,将是何等的苍白?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它的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而好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善于从书籍和生活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如果说学习违背客观规律,扭曲了人的本性,那只能归咎于封建社会。
在古代社会,人一出生就要受到各种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而这些约束力,大多来自于一个“礼”。礼是儒学的基石,也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最稳固的思想之一。古人学礼,从不可箕踞而坐到宾主以礼分席再到老幼高下尊卑;从男女授受不亲到一女不嫁二夫,然后便是所谓的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很奇怪,没有规定男人不能拥有三妻四妾。学习“礼”中的某些东西,真是害苦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于是有人开始起来反抗,于是上演了一幕幕悲剧:“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化蝶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人的本性是崇尚自由,而在封建社会,各种“礼法”改变了人的本性,使人屈从于现实。
然而我们毕竟生活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在这个社会,学习是我们通向成功的资本。王蒙说,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学习可以改变人本性不好的一面,所以米南德又说:“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力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必定是个会学习的人,学习是一双翅膀,它可以带领我们向着理想的天堂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