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晖从小热爱文学16岁开始发表诗歌,师范毕业之后回到绥芬河成了一名报社特约通讯员,谁能想到看似平静的人生却被一场突入其来的疾病彻底改变。2003年的春天,对于别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而对于朱晓晖和他的父亲则经历着人生最严峻的考验。朱晓晖的父亲朱天然突然眼球突出、嘴角歪斜、大小便失禁、言语不清的症状,医生确诊为弥漫性脑梗。弥漫性脑梗是脑梗中最重的病情,医院也回天无术劝她回家为父亲准备后事。离开医院从牡丹江回绥芬河的路,让朱晓晖觉得是那么的遥远,车行的速度是那么的慢……父亲是最疼爱自己的,她无法想象失去父亲的痛苦,不能放弃治疗,不管怎样要让父亲活着,成为女儿最大的心愿。
为了能让父亲活着,朱晓晖卖掉了房子蜗居在朋友的车库中,13年父女相守跨越了病痛、跨越了贫困、跨越了生死。下雪了朱晓晖默默祈祷着66岁的父亲平安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个家,只是一间车库改装出来的家,这个十八平方米的屋子是卧室、是厨房、也是卫生间,没有电视、没有洗衣机、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给父亲擦洗端屎端尿,在朱晓晖的精心护理下父亲卧床13年没有长上褥疮,但是42岁的朱晓晖头发已白了一半。
一切为了父亲,朱晓晖放下自己的所有一切甘愿承受清贫,甚至放下面子,为了省钱她傍晚去菜市场捡菜以维持生活。开始她也觉得委屈感,但是看着爸爸依赖的目光她便觉得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太阳在每天升起、落下,晓晖也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太阳在守护着。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朱晓晖坚持着,父亲也坚强的挺过了一关又一关,在这种苦难的磨砺中,使原只会写写诗歌的朱晓晖学会了一切担当。父亲从60岁开始每月有1000多元的养老金,这些钱她全花在父亲身上,朱晓晖的衣服鞋子都是邻居同学们送的。
父亲生病的十三年里,她还是会经常去书店看书,往往读完一本需要去很多次。家里的二层小阁楼是她另一片精神世界,只是如今的诗句再不是曾经浪漫情怀。
半年前朱晓晖得知绥芬河市华夏孔子学堂开展公益活动,便抽出时间主动去做义工。在大家眼里朱老师是温和快乐的,很长时间学校都不知道她家里的境遇。后来通过媒体了解到晓晖的不容易,学校决定聘用她为专职教师,为了照顾她只规定了每天一小时的教课时间。现在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每周都会来看望朱晓晖和她的父亲,带来他们的问候,对孩子们来说,这里是一间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