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抒情文:八月十五,其实没什么不一样

作者:诺诺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3-09-21

每天24小时分针1440圈的轮回,在这一天里滴答声并不会多响一下。

平时悠闲的,照样品茶把酒,吃喝玩耍。没钱的,撇下老母妻儿,该上工的还是得上工,该流汗时还得加劲流汗。那些开着宝马车的先生女士还是一溜烟的疯狂快活。而背乡离井的农民工即使有了空隙,是否能买到拥挤的火车票,大巴车票,如愿似箭的归心?还有,拾破烂的弱势群体依旧为生计洒下一路沧桑。

尘埃岁月里感叹人生:半壁是合欢,半壁是伤离。此事古难全。

月亮也和其他时候没区别。并不会半个月就圆一次。若是遇到秋雨绵绵,乌云蔽月,还真不知道它圆了还是没圆。即使圆了,也不就是一轮孤月远在天边冷冷地挂着。所以诗人有着“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的感叹。或许,这孤月正在痴痴的等着懂她心思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知音吧。

八月十五,其实还真不一样。

平素里,都是十五月儿圆。偏偏八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轮皓月,清清爽爽。是一年中最大最亮最圆的。这不,就让人有了许多的遐想.更妙的是,八月十五她生长在在菊花未眠,金桂正浓,枫叶胜于二月花的中秋季节,恰值三秋之半。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金风习习。即适合祭祖,拜月,也怡情团聚。这样的着装,就不得不让人的情愫对八月十五有了更深邃的憧憬。

于是,八月十五就不能单纯的属于她自己了。好事多情者,绵延出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摘桂。唐玄宗月下闻仙声,谱曲编舞“霓裳羽衣曲”和月饼起义的千年传说。使得平淡无奇的日子有了神秘的梦幻色彩。后人总忍不住想去触摸,去感怀。

于是,唐诗宋词在明月清风里,酒醉诗兴里,沧桑时空里,隽刻出首首绝代佳句,诠释,演绎滚滚红尘对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呼唤,回忆,念想与呐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样的月儿,老父亲的酒杯,老娘亲的饺子,离人的思念,都融进了冷冷的月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夜的月儿,亮得像一面镜子。照得游子积压心底已久的愁情再也无法躲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的月儿,距离不再是距离。无论天涯与海角,都只有一种念想,同一个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月儿,让有情人的心一次又一次期待着一季又一季的花好月圆。

明月到底装饰了谁的窗,那位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又将落入谁的梦中?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