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节目中选取与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有关的故事,增加孩子的心理情感的贴近性,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70年前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永远都值得我们敬以最崇高的敬意!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央视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微博上发起了“我向老兵敬个礼”主题活动。
崇尚英雄应成为民族的高层次精神追求
9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黑格尔说过:“一代英雄,必然是公认的那个时代目光敏锐的人。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对于“英雄”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有抱负、不畏艰险强暴,为民族或先进阶级的利益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疑,英雄人物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精英、社会的楷模。抗战英雄,则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之一。
崇尚英雄才有民族未来,这不仅是一种内在精神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正如习近平同志讲话时强调的那样,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让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英雄是人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古希腊人崇拜英雄,因而培育了令波斯人闻风丧胆的“不可战胜的敌人”。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率海陆大军进犯希腊,结果在气贯长虹的希腊人面前遭到惨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红军一度节节败退,临阵上任的将军焦急地询问大家:有什么办法提高士气?一位军官坚定地高喊:“我们需要英雄!”。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征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只要全国人民心中装着英雄,有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向往,就会焕发出高昂激越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化险为夷,不断夺取新胜利。
然而,曾有几何,在网络里出现了不少诋毁人民英雄形象的反面帖子,最先遭殃的是董存瑞,相继是狼牙山五壮士,接着是女英雄刘胡兰,后来又指向了邱少云,大肆进行形象攻击。在一些地方革命烈士陵园或烈士墓屡遭人为破坏,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不仅成了晒衣场,还成了菜地,墓碑被拆,陵墓被毁,令人寒心不已,实在是不应该。
英雄与时代同行。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数字化生存的环境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物质、科技,还需要英雄模范的引领、英模精神的导航。社会转型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再高扬主旋律、唱响主题曲,因为国家要发展就不能缺少牺牲奉献、雄风浩气。现代化建设既是“硬实力”的打拼,更是“软实力”的较量。诚如拿破仑所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剑和精神。从长远看,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英雄不容诋毁,英雄人物的根本价值,在于激励和塑造更多的英雄模范。我们走近英雄、礼赞英雄,既为缅怀先贤、告慰英烈,更为传承精神、激励后人。尽管英雄模范的不朽壮举或许无法复制,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德将如同种子一般,可以广为传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生生不息。所以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追忆英雄,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也是一个国家崇尚英雄的范例。
荒唐抗战神剧,请尊重抗战英雄和抗战历史!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说长也不长,一些人对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却已经淡忘,但是70年前参加过抗战的全体士兵相信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段历史,虽然那段历史有很多光荣,但是更多的是残忍。
历史不能被忘记,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记住那段历史,记住他们的付出。前几年还不错的抗战电视作品,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观看优秀的作品,会让观众更多的对战争进行思考,对国家的未来更加重视,对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对为我们自由而牺牲的战士更加钦佩。
可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现在有少数电视剧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频频制造被观众称为“抗战神剧”的作品,以错误的历史观念、混乱的叙事逻辑、荒唐的情节设置、夸张的人物塑造和越轨的台词设计,消费这场人间劫难。
“抗战神剧”集中反映了当前某些文艺创作者“为人民币服务”、缺乏专业精神和基本底线的不良倾向。少数“抗战神剧”的投资编创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此外,充分说明一些创作者的艺术造诣不深、编创水平不够,没有能力拍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抗战正剧,但又觊觎丰厚的市场回报,只能用奇技淫巧来糟践历史。
“抗战神剧”对历史毫无顾忌地戏仿和拼接反映了历史教育的缺失。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和进行精神消费的同时,普遍丢失了历史教育。这样的投机取巧就使得剧本已经失去了本有的意义,不仅不会让后代体会不了战争的残酷,生活的不易,反而会让更多的人失去爱国之心。
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不仅仅要庆祝胜利,更需要的是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通过我们的反思,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历史真相为基础的前提之下。反思不仅仅是政治层面,在社会文化层面,更需要反思。反思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进行思考。
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因为名利,失去了自己对国家的敬仰;因为金钱,践踏在千万人至上,那么这样的人其实本身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只是一个驱壳在社会上游走。所以,无论拍那个阶段的抗战历史剧,请尊重历史,请尊重千千万万的抗战战士。
天天励志正能量